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文化研学 走进滁州端午

来源: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宁瑞辉 王朋朋 干

非遗文化研学,走进滁州端午

中国青年网滁州6月20日电(通讯员 李郑伟 宁瑞辉 李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陌生名词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端午节作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在当代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大意义。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凝聚民族认同感,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滁州市非遗研学实践小分队于5月29日前往滁州市吴棠故居,踏上了端午非遗研学之旅。

活动开始前,队员们就非遗研学这一网络名词阐述了自己的理解。有队员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非遗研学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承的模式,让我们在旅行中了解非遗认识非遗,从而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感,这对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非凡的意义”。通过此次简单的讨论,我们小队成员进一步明确了此次活动意义。

队员们早早地来到吴棠故居,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和两码的检查,并全程佩戴口罩。

此次由滁州市文化馆汉文化研学社承办的端午节研学活动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积极参与。研学活动分为民俗体验、手工制作和主题文化讲座三个部分。在民俗体验环节,参与者依次沐兰汤、点朱砂、佩戴五彩绳入场。

为了进一步让参与者体会文化之美,在手工制作环节,大家一起跟着老师学包粽子,在包粽子的过程中,老师也会讲解粽子的由来,大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包粽子,而且深切体会到了传统文化节日的独特魅力。

在端午茶文化的讲座中,大家围城一圈,目光全部聚焦到茶艺老师动作中,饶有趣味地听着茶艺老师讲解端午茶的故事以及茶文化。

最后,我们随机找寻一位现场的爱好者,询问他对端午文化的了解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感受。他说到;“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祭祀屈原,各地活动不一,滁州本地习俗有吃粽子、喝雄黄酒、做香囊、插艾草等活动来培养文化记忆,加深对传统文化节日背后内涵的理解,还原端午佳节最纯真的味道。”

到此,本次研学之旅已接近尾声。此次活动激发了队员们对新时代下非遗如何传承这一问题的思考。非遗热说明我们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非遗热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非遗变成商品的招牌、赚钱的工具,丧失了文化本身的内涵,成为了垃圾文化。

团队成员表示将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使自己拥有文化底蕴,积极投身实践,进行文化宣传;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主动担负传承文化的重任;对待外来文化,不盲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古为今用,符合时代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保护环境,我们行动起来!
环保,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资源,因为有了资源人类才得以生存,如果资源环境遭受破环,那么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变得不那么理想。从环境…
昔日与今日,旧屋与新屋
房屋规划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变化程度就能看出发展的程度。不仅是旧时代与新时代的区别,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亮点。居所的改变,关乎着人民的生活,也是人民幸福指数考量的重要因素,生活水平…
村容治理调研之村委会走访
今天主要调研了本村的村容治理情况,近两年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要求,村委会积极响应号召,秉承违章建筑“自查自拆,违反强拆”的原则,认真向村民宣传和动员,普及乱搭乱建的严重后…
产品智慧创新,安徽师大“三只松鼠探索之旅”正式启动
(本网讯秦萧剑)产品更新换代,生产精益求精。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以三只松鼠为研究对象,制定了“三只松鼠探索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方案。本次实践的目标是通过调查消费者对三只松…
一村一法,贡献青春力量。
为贯彻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顺应党关于乡村建设的号召,推进乡村法律普及,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典怀乡村,法润民心”乡村振兴…
江西农业大学“典怀乡村,法润人心”乡村振兴促进团赴江西新余开展普法宣传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的号召,江西农业大学开展了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力推进法治宣传进农村,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认识,6月28日,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枣林村房屋今昔对比情况
2022年6月28日,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美丽乡村的建设,“村容治理实地行,美丽乡村底色明”社会实践队队长胡静茹要求队员在各自地区的乡村进行实地考查,例如房屋规划,对比房屋的今昔。我记得我小时候听我的爸爸…
法律下基层,共建新农村。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在社会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6月28日,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典怀乡村,法润民心”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新余市渝水区通州街道办事处…
青春传递正能量,普法宣讲入人心。
为了喜迎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了解乡村法治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6月28日,“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促进营队”响应2022年江西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赴新余市观下新村和垱下村开展法律法…
枣林村房屋规划
2022年6月28日,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美丽乡村的建设,“村容治理实地行,美丽乡村底色明”社会实践队队长胡静茹要求队员在各自地区的乡村进行实地考查,例如房屋规划。我所在的是河南省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