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我很荣幸成为“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一员。6月的夏天,我们满怀期待相约于“线上”宣讲队,虽困难重重,但也无畏无惧。我们共同传承红旗渠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血脉,不断增长知识与才干。
青春献礼二十大,激情满怀再出发
6月的夏天,蝉鸣不止、绿叶阴翳。在得知暑期社会实践采取返家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时,内心难免会有一点犯怵、焦灼、不安…在老师和学长学姐不能亲临指导的情况下,宣讲中遇到突发困难该怎么办,这一难题久久困扰着我,但经过周密的队内培训和任务安排后,我信心倍增。因为只有从实践中才能探索出真知,从磨练中才能挑战自我。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渠精神生生不息。出征仪式上的铮铮誓言依然历历在目,指导老师的谆谆教诲依然回荡耳边。从这一刻开始,我便立志于将红旗渠的故事讲给我的家乡,将红旗渠的精神传承给更多人。于是,我背起行囊激情满怀的上路了!
志愿服务驻我心,实践磨炼长才干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初次宣讲实在是有些困难。犹记得,被路人婉拒时自己的不知所措与慌乱尽显无疑,那一天,我站在路边的站点等待着公车,内心产生了极大的自我怀疑,甚至有些难过。但是,随着宣讲次数一次次增加,最初的胆怯和语无伦次已慢慢被我丢弃,我能够在公园、在学校、在社区、在景点自如且生动地向大家讲述我精心准备好的宣讲内容,展示我的重要“伙伴”——展板。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明白了机械的话术不能引起共鸣,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更好的宣扬红旗渠精神。
依稀记得,那一天烈日炎炎,骄阳似火。透蓝的天空上,调皮的云朵在捉迷藏不见踪影。我在九川工业区附近宣讲,碰见了一个环卫工人,本来不想打扰她的工作,但见她好奇地看着我的展板,我便走过去热情地和环卫奶奶打招呼。只见她好奇地问我这个漂亮的展板是干什么的,我便向她说明了我们是暑期社会实践有关红旗渠精神的宣讲。奶奶因为长年呆在汝阳这个地方,从未走出家乡,对于红旗渠及红旗渠精神更是不甚了解,但是她肯定得眼神和笑意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便慷慨激昂的向她讲述了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苦苦鏖战十个春秋,只为一渠水,只为一个梦,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上开凿的人造天河——红旗渠的英雄壮举。奶奶听了我的宣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说道:“没有什么唾手可得幸福,都是先辈为我们“打下来”的江山。奶奶虽然文化知识不多,但我很支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给我们带来文化上的宣讲”。我想,奶奶的笑容不仅因为自己又了解了一个新的民族精神,而且更是因为民族精神的传承后继有人。
在杜康仙庄宣讲时,我碰到了一个渊博的爷爷。在与他的交谈中得知他是安阳林州人,并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过程,跟随儿子来到洛阳定居,由于痴爱酒文化,特意来杜康仙庄一览。我激动的问他关于红旗渠的故事,他慢悠悠的回忆起当年那些数不清的严寒酷暑,“当时真的苦啊,我参与的是青年洞和其他干渠的修建。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我们就一锤一锤打。当时水贵如油,吃不饱穿不暖的,很多人都因为营养缺乏和过度劳累患上了浮肿病。但是所有人依然奋战在工地一线,因为理想信念在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在杨贵书记的带领下我们能够取得胜利。”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我渐渐红了眼眶,我想,精神的力量永远不会衰败。就像几千年前,酒祖之乡的人们凭借天资宝泉,继承传统工艺,使杜康酒不断发展;几千年后的林州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修建了林州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渠、幸福渠。这一红渠蜿蜒于太行山之上,继续惠泽神州大地。
砥砺奋进续华章,扬帆逐梦向未来
宣讲的日子过得很快,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人:在公园打坐、悠闲自得的爷爷奶奶,在社区行色匆匆的叔叔阿姨们,在放学路上成群结队,聊的不亦乐乎的小朋友,面对我的宣讲都会停下来仔细的听,我看见了爷爷奶奶鼓励的笑容,感受到了叔叔阿姨的耐心,听见了小朋友求知的询问,这一切都让我有勇气去讲述我的观点和看法,向大家宣扬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闪闪发光。
为期半个月的宣讲,很感谢学校给我这样珍贵的机会,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红旗渠的故事,红旗渠的精神。回过头看,展板上的每一个字符与我紧密相连。我切实感受到了数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林州人民走过重重坎坷,历尽千帆,不坠青云的豪情壮志。
日月其迈,岁律更替,但红旗渠精神永不衰败。我们高歌永远的红渠精神,因为它滋润心田,催人奋进。我也希望广大青年能够赓续红渠精神,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砥砺前行,奋勇争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4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