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小青”豫见青绿队成员陈河阳于6月14日前往洛阳市吉利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实地考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整个民族永续发展的角度,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全新的历史视野重新审视发展方式,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提出绿色发展理念。
一直以来,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小青”豫见青绿队始终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展开工作。此次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寻梦青绿,益路前行”为口号,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考察和走访问谈。为此,团队成员陈河阳等人负责母亲河实地考察和走访问谈。
6月14日,队员陈河阳来到河南省洛阳市吉利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母亲河沿岸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等状况进行考察。
从小生长在黄河岸边的陈河阳表示:进来这个保护区内部,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绿色。保护区内部尚有未竣工的部分,但对于许多生物来说,具备一个较为适宜的湿地生态环境。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队员陈河阳来到左岸的白坡黄河控导工程。在此处陈河阳发现,左岸的丁字坝明显多于右岸,起初,他可能认为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后来才发现,此处河段属于弯曲河道。左岸为凹岸,水流对河岸的侵蚀程度更大,因此左岸丁字坝的密度要大于右岸。除此之外,他还注意到,经过2021年河南暴雨,这些坝体都被重新加固,规整度也大幅提高。
离开丁字坝,队员陈河阳来到观鸟台。他将望远镜对准水中沙洲,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很多水禽:水光粼粼的沙洲旁,嬉戏、觅食等鸟类活动清晰可见。除了队员陈河阳,游客们也纷纷表示最近这些年母亲河的生态环境有极大的改善。在早些年,很多人们常说的“水鸭子”不见踪影,直到近几年再度现身,这点队员陈河阳也深有体会。
队员陈河阳深知,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一个好的兆头,说明近些年在这个河段流域内,河流沿岸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当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或出现紊乱的时候,最能体现变化的则是生物的匿迹。在保护区内部,通过地形地貌梳理、植物群落保护、鸟类栖息地营造等方式,还原自然生态,形成了一个适宜鸟类生存栖息的湿地生态环境系统。
除此之外,队员陈河阳于6月18日前往紧邻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下游的孟津白鹤洲自然科普基地,在基地内的湿地鸟类科普画廊中,目睹了斑嘴鸭、绿头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身影。同时,进一步了解到反调节水库的作用。队员陈河阳很早就对反调节水库有较为深刻的印象。早在高中时期,地理老师就拿葛洲坝和洛阳市西霞院水利枢纽作为例子提及过反调节水库。
另外,近期河南雨季即将来临。距离考察地上游16公里处的小浪底水利枢纽正值调水调沙之际,此时下游的水流一反平常——流量、含沙量骤增,流速、水位提高,河面变宽。因此,西霞院水利枢纽通过对来自上游来水的再调节,以起到保护下游堤岸的作用。
每年上游小浪底水库泄洪排沙过后,下游的部分河岸总会堆积出一层厚厚的泥沙层(细粉砂),在黄河岸边以及附近农田的土壤很多来自黄河的泥沙堆积。这些泥沙在风干后极易粉碎,遇水后又极易失陷。
此次对家乡所在地黄河流域的生态调查,包括了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水文和土壤等多种对象,是一次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活动。不仅如此,这也是一次保护母亲河的微行动——清理河岸垃圾。在问谈采访过程中很多游客、路人均表示,近些年母亲河沿岸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对保护母亲河的相关志愿活动提出了肯定。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的发源地之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今它又将造福一方,成为一条人民的幸福河。队员陈河阳明白,保护母亲河,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绝不是朝夕之事,一蹴而就的,须久久为功,勠力同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1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