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手艺生活 核雕非遗传承
——“传承非遗 青春助力”社会实践队访问核雕非遗传承人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此句出自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核舟记》。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2022年6月26日,暑假社会实践队代表高千惠前往郑州市拜访核雕非遗传承人高华林,走进手艺人的生活。
核雕技术最重要的就是突出细微精致,高华林为学好这门技术,便满腔热血投身到核雕事业中。他为我们首先展示的便是雕刻的核舟。核舟细小精美,图案采用镂空设计雕刻,不采用钉子就可完美镶嵌。紧接着他展示了“漠河舞厅”“西游记”等等新作品,高华林说要想传承好非遗文化,就要“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国韵风华再起,传统文化复苏,从故宫文创开始,这些传统的老手艺便有了新的面貌。他们是中国文化,“审美“雅致生活的象征,也是潮流,新锐,网络热度的参与者。如今的传承人不仅需要手艺人,也要需要忠于传承,敢于创新。热情分享的手艺人,让传统不再藏于深闺,让技艺不再无人问津,这不单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一场国潮融入当下的变革。
高华林介绍工作台,每个工具都需要制作,每一个核雕制作比较繁琐,小小一个核舟需要用到200多中工具。高华林说:“当你喜欢这门技艺之后,拿起手工刀去雕刻,整个人就会非常安静,会有很多的思考,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做核雕。”他于2013年正式开始学习雕刻技艺,到青田游学,在传承中原核雕艺术的基础上,师从中国当代核雕届最有影响力的微雕艺术大师秋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高华林跟随秋人学习橄榄核雕刻技术。
核雕技艺传播范围较为广泛,分为南北两大流派,两派又分很多支脉,中原核雕属于北派河南一脉。中原核雕一脉为高华林家族家传技艺,已传承四代。一百余年,高家依据桃核驱邪扶正、避凶趋吉的中原地区传统民俗,以河南本地所产桃核、脑纹核雕为雕刻载体,以花篮、衣扣、扇坠、印章、挂坠等为主要创作形式。通过高千惠代表深入探访,我们了解手艺人的技术精湛,也明白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89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