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手艺生活 核雕非遗传承

来源:许昌学院文史与传媒 作者:邱高珊

走进手艺生活 核雕非遗传承

——“传承非遗 青春助力”社会实践队访问核雕非遗传承人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此句出自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核舟记》。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2022年6月26日,暑假社会实践队代表高千惠前往郑州市拜访核雕非遗传承人高华林,走进手艺人的生活。

核雕技术最重要的就是突出细微精致,高华林为学好这门技术,便满腔热血投身到核雕事业中。他为我们首先展示的便是雕刻的核舟。核舟细小精美,图案采用镂空设计雕刻,不采用钉子就可完美镶嵌。紧接着他展示了“漠河舞厅”“西游记”等等新作品,高华林说要想传承好非遗文化,就要“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国韵风华再起,传统文化复苏,从故宫文创开始,这些传统的老手艺便有了新的面貌。他们是中国文化,“审美“雅致生活的象征,也是潮流,新锐,网络热度的参与者。如今的传承人不仅需要手艺人,也要需要忠于传承,敢于创新。热情分享的手艺人,让传统不再藏于深闺,让技艺不再无人问津,这不单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一场国潮融入当下的变革。

高华林介绍工作台,每个工具都需要制作,每一个核雕制作比较繁琐,小小一个核舟需要用到200多中工具。高华林说:“当你喜欢这门技艺之后,拿起手工刀去雕刻,整个人就会非常安静,会有很多的思考,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做核雕。”他于2013年正式开始学习雕刻技艺,到青田游学,在传承中原核雕艺术的基础上,师从中国当代核雕届最有影响力的微雕艺术大师秋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高华林跟随秋人学习橄榄核雕刻技术。

核雕技艺传播范围较为广泛,分为南北两大流派,两派又分很多支脉,中原核雕属于北派河南一脉。中原核雕一脉为高华林家族家传技艺,已传承四代。一百余年,高家依据桃核驱邪扶正、避凶趋吉的中原地区传统民俗,以河南本地所产桃核、脑纹核雕为雕刻载体,以花篮、衣扣、扇坠、印章、挂坠等为主要创作形式。通过高千惠代表深入探访,我们了解手艺人的技术精湛,也明白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89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文明实践“三部曲”, 请君倾耳听
六月禾未秀,风光不与四时同。此时节,粽子飘香,麦黄梅熟,近日,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传承团员精神,弘扬青年志气”服务队一行师生9人赴汝州市小陈小学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奏响青春文明实践之…
理工学子三下乡:战火远去,革命精神永存
本站讯(通讯员张涵)2022年6月25日,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强信念,守初心,青年才子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分别来到了山东省滨州市的惠民烈士纪念馆和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冀鲁豫野战军指挥…
教育科学学院第二三支部联合曹家坡村党总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参观曹家坡桃园基地
为引导和帮助我市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
理工学子三下乡:回顾峥嵘岁月,传承红色文化
本站讯(通讯员王言张涵)2022年6月26日,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强信念,守初心,青年材子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和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中共直南革命…
以身许国 志存高远
以身许国志存高远——许昌学院魔法城堡科学实验站党团小组会议2022年6月26日,许昌学院化工材料学院魔法城堡科学实验站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团支书宋攀婷主持下召开党团小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同舟共济,自强不…
“传承非遗,青春助力”之——方寸小核,精湛技艺
方寸小核,呈现精湛技艺2022年6月26日,“传承非遗,青春助力”实践队队员高千惠前往郑州采访了核雕技艺传承人高华林。“80”后生人的高华林,已经是河南省核雕行业的领军人物,二十余年来,从事核雕技艺是他生…
方寸之间雕琢万千界,刻刀之下尽显东方情
方寸之间雕琢万千界,刻刀之下尽显东方情——“传承非遗,青春助力”社会实践队访问核雕传承人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扬帆起航,奉献青春
(李智佳)翠绿的梧桐树叶随着夏风沙沙作响,草丛中的知了声相应和着,一同奏唱着夏日的歌曲。天朗气清,风和日丽,树木繁茂,花草芳香。夏日的骄阳没有磨灭志愿者们的意志,反而为其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李鑫怡)夏季的天是炎热的,微风拂过,却带不走独属于夏季的热气。天空蔚蓝,朵朵白云飘过,更加映衬着天空的干净与纯洁。太阳是那样耀眼、那样灿烂,洒向宁静的湖面,洒向苍翠的山头。接连几日晴空万里的…
千年运河古韵存,大美滑县新颜绽
千年运河古韵存,大美滑县新颜绽——许昌学院“星火青年说,聚焦乡村力传薪火”社会实践队李如洋同学代表许昌学院“星火青年说,聚焦乡村力传薪火”社会实践队开始了第一天的乡村旅行——中国大运河卫河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