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路,百姓之幸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行在路上”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探索生态文明,助力美丽乡村系列走访活动
2017年7月1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行在路上”志愿服务队来到了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参观了当地“无公害”蔬菜基地、江津区蔬菜畜牧循环农业示范园,并对此进行调研活动。
下午两点,天气十分闷热。志愿者们头顶烈日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经过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蔬菜基地,一眼望去,白色的大棚此起彼伏,犹如白色的麦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顺着基地的指示牌,志愿者们最终来到了当地负责人的住所。只见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整齐地摆放在阴凉处。一群阿姨在阴凉处一边扇风一边摆谈。
志愿者们走上前,与当地的村民交流了起来。其中一位大叔讲到自从吴滩镇蔬菜基地建立之后,这儿就分成了几大块,而志愿者们所处的这一块儿主要是以种植西瓜为主。大叔谈到,当初公司承包土地的时候,当地的百姓可以获得一笔不少的租用金;由于承包的土地较广,公司往往在当地招聘居民进行栽种、收集,这在无形中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还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况且,公司的技术人员实行流动制,百姓在栽种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的技术人员学习技术,如果学习得较好,还可以自己独自“创业”,重新开辟一片新天地。另外,一个阿姨告诉志愿者,她们不会面临临时工的问题,由于西瓜采用轮番耕作,大家从12月份左右开始育苗,一直会工作到来年10月份结束。
除了经济之外,志愿者们也提出了自己对环境的担忧。一位颇有经验的大叔谈到,大棚技术并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相反由于重庆夏季多雨水,大棚的隔离使得西瓜免于雨水的破坏,减少了“病瓜”的出现,从而增高了西瓜的甜度以及产量。同时在建设的时候,公司也有考虑到积水的问题。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带动经济发展,也是当地居民共同的心愿。
时光飞逝,科技改变着百姓们的生活。虽然很多人对科技的了解并不透彻,但将科技运用到生活中为其谋福,才是科技发展的真正意义所在。志愿者们也真心希望科学技术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发挥其作用,惠万千百姓。
记者:唐玉琴
摄影:刘文双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7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