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正式开始了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活动,这次活动由10名成员组成。实践地点为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今天六月十七号我们来到了安徽淮北·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南宋时,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通济渠(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的漕运地位逐步减弱,疏于治理的河道逐渐淤塞断流,并被深埋于地下。
这也使得通济渠段的流经路线一度存在争议,直到1999年安徽淮北柳孜运河遗址的发现,通济渠的走向之谜终于破解。这一“填补了中国运河考古的空白”的发现,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柳孜运河遗址,经过1999年和2012年的两次发掘,揭露出34米河道及两岸的河堤、石筑桥墩、道路等重要遗迹,清理出9艘沉船,以及陶瓷器、铜钱、铁器、石器等文物7000多件。
它们让“沉睡”已久的隋唐大运河有了具体的印证。如今,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收藏于淮北市博物馆,又称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通过“运河遗韵”“盛世流光”“柳孜盛景”3个大运河主题陈列向公众展示。
遗址中出土的陶瓷器多达数千件,时代横跨隋唐宋元,涵盖了全国20多个窑口。
此外,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原型,结合淮北当时的风土人情,复原的“柳孜盛景”,带我们重返运河重镇,感受昔日辉煌。
我们感受淮北的风土人情,更能感受古时隋唐大运河繁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53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