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衡山正气代代相传

来源: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 作者:温柔.

衡山正气代代相传

——革命节气长存

2022年6月1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追寻红色足迹,学习百年党史”社会实践队进行了刘道一烈士祠堂的考察。

刘道一是刘揆一的胞弟,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少年时期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其兄刘揆一的影响较大。在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刘道一因在长沙、衡山等地联络和运动,引起清吏注意,在从衡山返回长沙途中被清吏逮捕。面对严刑拷问,刘道一坚贞不屈,慷慨就义,保护了不少革命志士。他在狱中写下:“天地方兴三字狱,但期吾道不终孤。舍身此日吾何惜,救世中天志已虚……”的诗句。1906年12月31日,刘道一在长沙浏阳门外从容就义。

“刘道一烈士就义时才22岁,而他却在这风华正茂的年岁,为国捐躯。萍浏醴起义的失败和他的壮烈牺牲,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饶怀民说,得知他牺牲的消息后,同盟会总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黄兴与刘揆一相抱痛哭,革命党人大多写有挽诗,盛赞他的革命气节,至今尚存80多首。而刘道一的哥哥刘揆一也是一位著名的革命家。饶怀民介绍,刘揆一从小就正义,喜打抱不平。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显然不是那种循规蹈矩、逆来顺受的“小羔羊”,而是“胆大妄为”的“顽童”。饶怀民分析他的成长首先是受到湖湘文化的熏染。刘揆一的祖籍地衡山,曾经是南宋时期名学者胡安国、胡宏父子聚徒讲学、著书立说的地方。刘揆一毕生以弘扬湖湘文化为己任,倡导衡山正气。

刘道一牺牲后,刘揆一搜集时人有关悼念其弟刘道一的诗文,编辑成《衡山正气集》,传示后人。

刘揆一从未改变一身正气的品格。饶怀民告诉我们,在“五四”运动前后,刘揆一同情学生的革命行动,并为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筹集过经费。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中国历史进入14年抗日战争阶段,国难当头,刘揆一忧心如焚,于1931年12月发表《救济国难之主张》,力主大开党禁,容纳各派共同组织统一政府,团结一致,共同抗日。1932年1月,刘揆一撰写了洋洋万言的《救国方略之我见》,编印成单行本,在全国各地散发,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时局的态度和立场,因此,他和他的儿子还被国民党政府撤销了公职。新中国成立后,刘揆一被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在此之后他仍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

1949年12月27日,因湘潭地方在征粮工作中出现弊端,刘揆一写信给毛主席,要求纠正。1950年3月14日,毛主席复函中有“征粮流弊,政府已发令纠正”等语。4月2日,因湘潭地方“退押”中出现弊端,刘揆一又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停止。4月14日,毛主席复函中有“退押一事,原是地方根据农民要求办理的,现已令其停止”等语。从和毛主席这两封信的往来中可以看出,刘揆一是具有正义感的。从这些回信的内容来看,新中国成立后,刘揆一仍然保持良好的家风,一生正气,关注民生。

(供稿人:李佳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20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走进家乡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家乡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许昌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2022年6月1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队员刘海涛,进行了自己家乡农作物品种、产量等方面的调研。刘海涛同学的家乡…
家乡千百,有美相随
家乡千百,有美相随—许昌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2022年6月10日早上9:00,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线下活动正式开始,第一小组全体出发,开始实地调研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产…
踏进田野,了解农业文化
踏进田野,了解农业文化——许昌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2022年6月10日,今天是许昌学院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二天。在队员调研的家乡农作物中,都有小米和大豆。但是不同的家乡也有…
记住抗日战争那段历史
记住抗日战争那段历史——铭记历史不忘初心2022年6月1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追寻红色足迹,学习百年党史”社会实践队进行了湘潭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考察。从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
“学习党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 社会实践报告第一日
2022.6.10实践目标为组织同学们在自己家乡所在地向周围的的人宣传了解党史知识传播青春正能量,那么要想宣传就得先了解,所以,第一天由与我父亲和我的闲聊开始。对于党史知识这些,我想老一辈人肯定比我们更清…
化学小视频,拍摄很用心
2022年6月10日,许昌学院魔法城堡科学实验站实践团队又迎来新的一天,我们实践队主要由讲师组进行拍摄化学小实验的视频,拍摄视频包括实验过程,视频剪辑,字幕配置等等。今天由木子老师进行化学小实验的视频…
可爱绿豆,快乐跳舞
2022年6月10日,许昌学院魔法城堡科学实验站实践团队又迎来新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继续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来带领小朋友寻找生活中存在的魔法现象,和小朋友们一起探寻会跳舞的绿豆小实验。今天由木子老师…
线上动员大会,分配实践任务——许昌学院扬新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开展线上讨论会议
线上动员大会,分配实践任务——许昌学院扬新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开展线上讨论会议2022年6月10日上午9时45分,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扬新时代文明,社会治理实践队除了关注乡村教育之外,也非常关注整个…
白醋小苏打,绿豆会跳舞
2022年6月1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魔法城堡科学实验站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三天的实践活动,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假期生活,讲师组的木子老师录制了“会跳舞的绿豆”实验视频。在实验开始之前,木子老师用炎…
永垂不朽---湘潭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
永垂不朽---湘潭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许昌学院化材院实践队走进湘潭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2022年6月1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追寻红色足迹,学习百年党史”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湖南湘潭进行了重温了湘潭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