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古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北村,是我国华南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距今约有800多年的历史,古镇保存完好,古色古香,充分展示了岭南的风格,是广府乡土文化的代表之一。沙湾古镇以建筑文化、民间文艺和农耕文化相结合,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民俗文化更是闻名遐迩,著名的景点有留耕堂与聚福楼等。目前已经形成集古建筑观赏风土人情体验、历史文化精髓,以及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古镇。是南越驿道的一个部分。沙湾是广东音乐和岭南画派的发源地。如果你想领略岭南水乡的历史,那就来沙湾吧,沙湾是广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广东音乐、飘色、狮舞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长盛不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拥有众多非遗资源的沙湾古镇,在发展古镇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始终不忘结合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我们先是坐车去到沙湾文化中心站下车。从这里走进去就可以看到沙湾古镇的牌坊。我们从南边进去沙湾古镇,这条街道三年前接待过习近平总书记及其夫人。道路上铺的都是青石砖。从这地上铺的砖就可看出一些沙湾古镇作为岭南古驿道的一部分的特征。在来之前我就听说沙湾是个历史古镇。他有音乐传承还有美食传承!还没走走进沙湾古镇就已经闻到一股浓厚的姜味还有牛奶的香气。在来沙湾之前我们就知道沙湾有很多好吃的,我们一下车所闻到的味道就姜埋奶的味道。姜埋奶的传说我们早有耳闻,相传在广东番禺沙湾镇,一个年迈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后知道姜汁可治咳嗽,但姜汁太辣,老婆婆无法喝下去,媳妇不小心把奶倒入装姜汁的碗里,奇怪的是过了一阵子牛奶凝结了,婆婆喝了后顿觉满口清香。第二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湾镇流传开了,沙湾人把“凝结”叫“埋”于是“姜撞奶”在沙湾也叫“姜埋奶”。这说明沙湾人的智慧,因而岭南古驿道选在这里也跟这里的人民的聪明才智有关。踏入古镇,你感觉不到热闹喧嚣,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也没有充斥街巷的商业气息,闲暇时光下的古镇茶餐厅,古朴而整洁,头顶爬满白发的老人们悠闲的品尝着当地的各色早点,老板则不断的把餐后茶水续好,时光就在这安静的早茶后慢慢消散开来。顺着青石铺就的石板街走进古镇,站在广场高大榕树下远远的眺望,一座座古色古香、青砖黛瓦的镬耳屋鳞次栉比。无镬耳,不岭南,这绝对是岭南建筑的一大特色。比屋脊更高的山墙顶前后缓收,屋顶两侧的墙类似于古代官帽的两耳帽扇,呈起伏弧线,中央高两边低线条流畅而富有美感,涂刷的色彩凝重而亮丽,无语言表的色彩美。窄窄的小巷,纵横交错,青石板的路面还有布满斑驳痕迹的墙身,给古镇平添了一丝幽深的寂静。我们走到小巷子深处,随处可见沙湾古镇建筑的镬耳屋,就是,据说从前只有官宦之家才有资格采用这样的建筑形式。后来发现这样高屋顶具有防火功能,也可作为封火墙使用而在民间盛行。顺着古香古色的小巷深入,我们见到了蚝壳墙。沙湾水系发达是入海口而河流入海处盛产蚝。当地的居民,曾经就地取材,巧妙地利用蚝壳作为建筑材料,砌成民居的外墙。这种以蚝壳为外墙的房子,人们将其称为“蚝壳屋”。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多雨,传统的砖墙很容易受潮,但是蚝壳墙不会被雨水侵蚀,而且墙体雨季时也不会积水,不用担心墙体脱落,具有很好的防潮作用。岭南地区夏季较长,蚝壳墙又具有降温的作用。这是因为蚝壳的传热系数较小,同时夏季蚝壳表面的小孔可以储存微量的雨水,雨水冷却后可以降温,使得住在蚝壳屋里的人,会感觉十分清凉舒爽。蚝壳的最外层是由高致密的硬化蛋白组成,能够防止海水的酸蚀,十分适合沙湾使用。蚝壳90%以上的成分都是碳酸钙,煅烧后的蚝壳粉,粘合力很强,可以起到石灰的作用,不仅可以用来砌墙,也可以用来砌筑堤岸。明代陈懋仁《泉南杂志》中,就记载了将蚝壳烧成石灰,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也有“蛎灰”的说法,清末黄朝槐 《宁阳杂存》中说:“蚝蚬壳所锻之灰,用最广,垩墙、粪田、坚诸物 多用之。”在华南沿海地区,每到收获季节,河流入海的浅滩上生蚝遍地,因此取材成本十分低廉,很好地弥补了当地的石灰产量不足。蚝壳墙是古人用聪明智慧,发明了具有防火、防虫、防噪音的蚝壳墙。可喜的是,沙湾古镇那些经历了近千年风雨的蚝壳墙,依然完好密实,岁月弥坚,以至于很难从墙上抽出一只蚝壳。遗憾的是,这些能抵挡枪炮攻击的蚝壳墙,终究抵挡不了人类的拆迁,也不知剩下的蚝壳墙能否见证“万年蚝”。走到沙湾的古寺庙门口,我见到了一直在沙湾长大的朋友。再他读大学之前他都一直在沙湾古镇这边生活。我跟我们说以前的沙湾古镇会比现在更有味道一些,现在有很多文物很多建筑都进行了修缮。而他更喜欢以前那种破败的感觉。他认为那样更加有“古味“这里就是古驿道遗址了。我们怀着敬畏之心远远的看着这条路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古驿道已经不让人行走了。我们隔着一个围栏看着这条见证历史文化的驿道
慢慢的我们走到了沙湾古镇最著名的地方。留耕堂!留耕堂山门前是宽阔的、用大青石铺成的大天街(广场),大天街正对一池塘,在临近池塘两边是驻马石和8个安装旗杆的石座,这种旗杆是古时考取功名后用以竖旗褒扬的。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何氏家族的文学气氛。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为了做官,有文化和有地位方可传承下去。留耕堂的历史已有八百余年,其间经历过损毁。在看留耕堂外面,大天街东西两边各有堵红砖墙,墙上附有彩色灰塑,内容有“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呈瑞”等,做工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大天街正北面,便是恢弘肃穆而又富丽堂皇的留耕堂正门。门上为红底金字“何氏大宗祠”横匾,门两边的一副对联是:“前人修后人续享之绵绵,大宗同小宗异钦于世世。”联语表明留耕堂的修建,前后历经几十代人几百年,是为使后人生活更美好,并希望全族人同舟共济,永远和睦。正门的两扇大门由质地坚硬的木料制成,门上各绘金盔金甲的武将一员作门神,用的是我国重彩壁画的传统手法,极其鲜艳夺目。在门的两边是两个石鼓,是功名的象征。鼓座基上刻有吉祥图案,其中正面刻的是狮形瑞兽。侧面刻有“老龙教子”、“三阳启泰”等吉祥图案。大门东西两侧是各由三条石柱和木柱及金字托梁所组成的包台。前是礼台,接礼所用;后是“八音台”,迎宾唱名所用。另外、还有“出孝、“入弟”两间鼓楼,它们一起构成留耕堂的门面,已初步展现出这座古建筑的恢弘气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54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