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悠悠苗侗·醉美黔州”贵州小分队成果汇报
为了深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悠悠苗侗·醉美黔州”贵州小分队聚焦文化、旅游方面探访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新样貌,为落实乡村振兴找寻更多的可能,贡献出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前期规划工作中,我们选取了雷山县报德村、郎德苗镇、苗岭明珠凯里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一、探索民族乡创,共讨报德发展
实践的第一站,“悠悠苗侗·醉美黔州”贵州小分队来到了苗族斗牛之乡报德苗寨进行走访学习。报德村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苗族吊脚楼建造技艺、苗族刺绣、苗族鼓藏节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在走访过程中,可以发现报德村各种民生设施完备,处处是民族特色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独栋小楼。在与村民的互动中,我们得知:2019年,报德村举办了我国首个以“民族乡创”为切入点探讨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中国民族乡创论坛,多名专家学者就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报德村的屋舍之中,藏着雷山县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示范点——甘吾农民技术学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村民学到了技术,赚到了钱,也过上了好日子。
在同村支书梁书记的深入交流中,我们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报德村近年来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国家对于乡村的关注越来越多,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报德村大力发展农业和旅游业,打造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报德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他也提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到乡村发展,人才是发展的根本,他说在现代发展的大潮流下,乡村正处于一个越来越边缘化的状态,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他希望有一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可以返乡创业,一方面带动了家乡发展,另一方面也保障文化的传承。
二、传承民族文化,悠悠百年郎德
实践的第二站,“ 悠悠苗侗·醉美黔州”贵州小分队跟随奥运圣火的步伐来到了郎德苗镇。郎德镇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资源,其古建筑群已经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镇隐秘于群山之中,人杰地灵,风景秀美。镇上,吊脚木楼,鳞次节比,错落有致。寨中道路、院坝及各户门庭,都用鹅卵石或青石镶砌铺就。寨中的芦笙场模仿古代铜鼓面太阳纹的图案,以青褐色鹅卵石和料石铺砌成十二道光芒,朝着十二个方向伸展,在岁月的打磨中,显得越发古朴神秘。
在工作人员的指示下,走进郎德非遗博物馆,明净的展柜里摆放着美丽的苗族服饰、神奇的苗家医药等物件;墙壁上挂着许多苗家芦笙,一旁是其制作工艺的指南;在拐角处是刻画着苗家文化的铜制壁画、各色神秘的浮雕铜柱。细细走过,一事一物都讲述了在这个西南小镇所发生的故事。
在整个走访过程中,我们收集了许多的影像材料,仅通过这些照片,我们便能感受到它背后富有魅力的民族气息,郎德镇以“旅游+”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将魅力苗文化传播给了大众,这不仅有利于乡村的发展,也有利于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后期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整理相关材料,将郎德镇推向大众视野,为当地的文化宣扬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苗侗杂居凯里,乡村振兴沃土
实践的第三站,“悠悠苗侗·醉美黔州”贵州小分队来到了苗岭明珠凯里市。
凯里是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是一个格调古朴、风貌独特的少数民族城市。走进凯里市区,随处可见富有特色的苗侗建筑,侗家鼓楼拔地而起,风雨木桥沿街而建。细细一看,侗家鼓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之雅,如飞似跃之感。在侗家文化里,工艺精湛的侗家鼓楼饱含着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走在街区中,一面是浓厚的民族风情,一面是凛冽的现代风格,让人有种丰富的视觉割裂感,却又不会觉得生硬。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令人着迷的凯里夜色,体验独具特色的黔州美味,还能看到身穿苗侗服饰的阿哥阿姊。喝上一口黔东南的米酒,醉的哪里是酒,醉的是这美景佳人。
纵观凯里的发展史,它依靠其特有的民族特色和美丽风景,吸引了一批批的游客,也解决了一大批就业问题,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就业岗位增加,减少了人口流失的现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苗侗文化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四、线上实践交流,尽己绵薄之力
一月后旬,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各小分队进行了线上交流分享。大家奔赴各地,就乡村振兴,联系了各地的负责人进行走访参观。在走访学习中,我们可以看见乡村振兴战略下,朝气蓬勃的乡村新样貌。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和努力,才让乡村从贫穷的字眼里撕裂出来。我钦佩于梁书记青年返乡工作的决心与毅力,也感动于每一个在乡村振兴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乡村振兴,它不单单是从经济,也要从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振兴。小时候,总是生活在父辈们的荫蔽下的我们,难以切身体会老师们充满期许的那一句“中国的未来在你们的手里”。
我又想起了同梁书记的对话,人才是乡村的根基。小时候,我们常被教育说“走出去”,希望在未来的有一天我们能被自己的子辈们说“留下了”。
生生不息,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一直都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5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