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只有把握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地将青春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一、团队介绍
【中南大学21级中文系研究生1班 2022年2月23日讯】(通讯员:赵琳琳 韩明兴 汤菀慧 代以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只有把握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地将青春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二、项目介绍
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团队采用线上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线上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首先,团队成员通过互联网获取更为广阔的调研信息,结合前人报道和经验总结,梳理出一条体系脉络。
其次,团队通过与攸县组织部多位工作人员联系、对攸县融媒体中心刘主任进行专访等途径,深入了解酒埠江大坝的建设缘起、建设历程与开发现状。
在攸县组织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团队一起收集了大量酒埠江大坝修建时期的老照片。
团队成员多次共同学习株洲新媒体中心、攸县融媒体中心拍摄的关于酒埠江大坝纪录片,了解了酒埠江大坝的修建历程,感受到了攸县、醴陵两县人民酒埠江大坝时劈山移水的豪情壮志与艰苦奋斗的建设精神。
其次,在团队成员充分领悟修建酒埠江大坝的精神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哔哩哔哩视频网宣传人民群众在修建酒埠江大坝过程中形成的大坝精神;
再次,团队成员学习并总结攸县挖掘酒埠江大坝这一红色资源的先进经验;
最后,各位成员结合专业知识为这一红色资源的持续挖掘建言献策。
三、酒埠江大坝介绍
酒埠江大坝位于湖南省株州市攸县,地处湘江二级支流攸水的中游地段,控制流域面积为625k㎡,是湖南省四大水库之一。
1958年,为解决当地长期旱涝交加的局面,攸县开始了一次移山筑坝的壮举。据不完全统计,攸县、醴陵两县先后共出动民工多达10万余人次,在那个技术条件落后的时代,所有的项目基本完全依靠人力,大坝上红旗招展,人民喊着震天的号子夯土打硪、岩壁凿石。可以说,酒埠江大坝的修建,是劳动人民用锄头和扁担奋斗出来的。酒埠江大坝造就了“高峡出平湖”的伟岸景观,解决了攸县、醴陵、萍乡三地的供水灌溉难题。
六十余载风雨,当年响遏云霄的劳动号角早已消逝在如风的岁月中,但筑造酒埠江大坝所淬炼出来的坚定信念、自力更生、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大坝精神却永远值得后人的学习与传承。
四、实践体会
我们团队在深入了解了酒埠江大坝的建设历程后,被攸县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势震撼,被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打动。我们比实践之初更坚定地认为酒埠江大坝是一个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由千千万万的人民共同用双手托起的人间奇迹。我们团队通过攸县相关工作人员的专访,认识到要想深入挖掘酒埠江这一红色旅游资源,必须要对自己的实践对象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热爱,用喷薄的真情去包裹自己的实践对象,这样才能奋楫笃行、行稳致远。我们面对酒埠江红色旅游发展的困境,认识到解决其困境的首要任务应是加强红色文化本身的保护与开发,合理联动“红+绿”的发展格局,推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毫无疑问的是,在实践中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们走向社会,与攸县工作人员长谈,寻求先进的开发经验;我们利用文字,试图用文字上下求索,用青年人的思考反馈时代热点;我们使用融媒体,在每一帧视频,每一篇推文中,尝试与酒埠江大坝建立更深的联系;我们走向彼此,在一次次线上会议中学习、探讨、交流,形成了“聚是一团火”的真情厚谊。“日月纷纷车走坂,少年意气何由挽”,我们在红色资源的开发浪潮中踏浪而行,这是我们团队一次与冬日有关的集体限定回忆。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酒埠江大坝红色宣传团队 责任编辑:赵琳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5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