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体验制作传统美食,鉴赏品味悠久国魂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刘晗

为了解传统文化,1月26日到2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学生组成的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刘晗在山东烟台开展了活动。传统美食 ,中国传统美食典故,“民以食为天”,随着回归自然食品的兴起,传统美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次活动通过对传统美食制作和鉴赏 ,展开了一系列实地调查。

馒头的由来有个传说,三国时候,诸葛亮为解泸水瘴气,鼓舞士气,他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这种面食自此就流传下来。但是称为“蛮头”不雅,人们就写作“馒头”。花馒头,是馒头的进一步发展,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也是艺术性极高的传统艺术品。它既有可看的观赏性,又有可吃的食用性,久负盛名。实践队员参与制作体验:首先准备面粉、水、酵母、白糖、可可粉、盐、南瓜等。面粉中加入盐,酵母,白糖,水。和成面团。捏成想要的形状,并进行拼凑组装。将做好的花馒头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出锅。花馒头具有精细、色彩鲜艳谐调、象征意义强等特色。其艺术制作精巧,造型美观,民俗内涵丰富,婚庆、做寿、满月、祭祀等民间活动都有相应的面花。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用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软糯,回味无穷。汤圆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成为“春盘”。

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最出名的搭配菜便是京酱肉丝。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月饼,又称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国的汉族传统美食之一。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不可或缺的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饺子,是中国传统食物。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在春节前的除夕夜,还会在饺子中装上红枣,花生,硬币等等。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3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亲身实践国粹书法
为宣传与传承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学生组成的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的成员刘晗在山东烟台家中展开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对书法的历史背景,练习过程,传承意义进一步了解后,成员展开了实践活动的进行。首先,…
幸“盔”有你队第二十六次线下实践——潍坊站
【幸“盔”有你队第二十六次线下实践——潍坊站】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幸“盔”有你队的一员,为进一步开展关于电动车头盔使用情况和大家对头盔安全防护作用认识程度的调查,在1月16日与26日,我跟随团队前…
“化时代”学风宣讲团成立
为继续发挥优秀青年学子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正学风,强学风,2021年10月24日,“化时代”学风宣讲团成立!10月23日中午,在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赵佳佳老师的带领下,18名同学来到12号教学楼和13号教学楼之间的甬路…
寻找古县贤者之行,缅怀孝道楷模闵子骞
1月17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小队的一员,为探寻隐藏于家乡之中的传统模范人物,我来到了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在孝贤故里寻找有关单衣孝子闵子骞的故事。论语人物闵子骞,在孔…
走进潍坊风筝,感受传统色彩
响应国家号召,此次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蒋舒晨进行了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疫情原因,此次实践活动提倡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实践。因此,实践队员结合“…
泱泱大国,礼仪之邦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
“崴光”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更好完成社会实践,更好了解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构成,黄河治理小分队(以下简称小分队)成员吕梓玥,于2022年2月14日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部门负责人进行采访。首先,团队成员吕梓玥向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社…
颂百年伟业,传红色精神
大连理工大学赴北京市及山东省烟台市社会实践团小组成员经过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内容和会议精神后,结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交流分享和线下走访参观的形式,主要进行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幸“盔”有你队第二十五次线下实践
幸“盔”有你队第二十五次线下实践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汽车交通事故中,因为不系安全带被甩出…
在年画中品尝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不用过多久,我们即将迎来2022年壬寅虎年的春节,春节的年味当然少不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进一步了解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韵味,将传统绘画艺术带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