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寒假生活已过过去。在过去的四十多天中,我参与了由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周鑫带队的“探‘富’之眼”实践队。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决定分开就近进行实地考察,我很荣幸得以在我的故乡——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进行本次活动。我们本次志愿服务的主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民生保障短板”,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发展,切实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如果说人的一生会有诸多不同的经历,从而形成在每个阶段的特殊回忆,那么于我而言,2022年将会是一个极其难忘之年。这一年,新冠病毒毒株变异导致疫情再度爆发、世界经济恶性通胀、台海局势紧张、内忧外患不断;这一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举行、中国空间站建成、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开启……我们迎来了太多太多不可预料的机遇与挑战。
然而,正如柴静《看见》一书中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中国前景未来可期,历史长河同样浩瀚,乡村复兴便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从2014年底中国拥有七千万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时代变迁,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种种扶贫措施多管齐下,脱贫攻坚战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华儿女终于不再为吃穿犯愁,过上了好日子。
我对乡村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感。我自幼在乡村长大,见证了乡村这十余年间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的变化。儿时看着家乡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不禁开始思考:我能为养育我的土地做些什么?于是,“长大、成人、成才、回到家乡、报效家乡”便成了我的理想与目标。古人云:“驾言各勇往,实践乃精思。”如今,学校举办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恰好给予了我这样一个进行实践与实现自我追求的机会,我几乎是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报名加入了这次的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做好事、做实事,服务乡村、奉献乡村。
此次我考察的地区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的乡村,通过走访调查我发现,当地发展存在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二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为深入研究,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一直以来,政府虽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制定了扶持农村发展的诸多政策,却忽略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交换仍然存在,农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较低。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创造了许多如“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等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模式,东营市虽以工业为支柱产业,但仍应学习兄弟市的先进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此外,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东营市虽人均GDP高居全省第一,但文化底蕴却显得略为单薄。“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过去,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文化传统和“乡土中国”的儒家伦理,并穿透2000多年的漫漫丝绸之路,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世界的精神格局。现如今,“新四大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中国思想影响着世界。重视乡村文化的塑造,是乡村文明传承的源头活水,更是实现乡村复兴的必经之路。
百余年前,中华帝国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然走在复兴路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到,“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然吹响。让我们携起手来,攻坚克难,共渡难关,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通讯员 扈文思 王露颖 周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2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