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儒乡味道”筑牢产业振兴基石,多措并举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武骏豪

从绿树成荫、古色古香的生态振兴,到孝老爱亲、家风家训的文 化振兴,再到设施大棚培育特色高效农业的产业振兴,曲阜市乡村振兴前进的脚步越走越快。为进一步深入探寻中国特色乡村发展道路,感受乡村振兴力量,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暖冬”实践队队员武骏豪于2022年1月8日至2月10日在曲阜市多地展开了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活动,记录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实况。

“扶贫藕”香飘万家,小产业串起致富路

眼下正是莲藕成熟时节,曲阜市毕家村的“扶贫莲藕”迎来了大丰收。实践队员来到毕家村位于泗河观光带内的藕池畔,村干部和村民们正在采藕,现场好不热闹。

清洗、整枝、晾干、过称、装箱……毕家村的村民们一气呵成将莲藕装车,将一车车“扶贫果实”运往市场,进入千家万户。“听说今天采藕,我早早就来了,我就来看看这些莲藕有多大,能收获多少,毕竟是我施过肥,除过草,精心侍弄过的。”在采藕现场,村民毕师傅站在田埂上,目不转睛盯着荷塘。采藕当天,像毕师傅这样的村民不少,这毕竟是村里的莲藕收获了,大家都争着来观看、分享这份收获的喜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关键。乡村要振兴,必须有主导产业来支撑。近年来,姚村镇毕家村为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根据村庄实际,大力推广产业扶贫,利用泗河河滩地和村内废弃坑塘种植了40多亩生态莲藕,创建了精准扶贫莲藕种植基地,集中发展集体经济产业。经过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生态莲藕喜获丰收。所产莲藕藕节肥大,外表细嫩光滑,脆嫩多汁,系优质九孔白莲藕,销往兖州、泰安及曲阜石门山、时庄等镇街,产品供不应求。

实践队员与当地村民沟通后了解到,每亩莲藕产量预计可达3000斤,附加养殖泥鳅、龙虾收入,剔除生产成本8万元,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昔日村民抛荒的河滩贫瘠地和废弃坑塘,今日已是藕鳅共生的致富田。为了让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全村百姓,春节来临,村里还为群众发放过节莲藕,让村民享受到村庄发展带来的福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设施大棚培育特色农业,党建领航共赴“莓”好时光

实践队员来到位于曲阜市张家村的“那里草莓生态园”,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村里的民工正在大棚里给草莓苗打芽去叶。茁壮的草莓苗绿叶映衬着白色的小花,勤劳的蜜蜂飞舞在花丛中采蜜授粉,红彤彤的果儿挂在绿叶间、垄台上,令人垂涎。

在张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村支部书记丰培玲向实践队员介绍到,张家村以党建为引领,做足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大力发展以有机草莓种植为主、销售与采摘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项目,草莓从选苗育苗直至开花结果,都是经省农家政技术的依托,按有机草莓的种植方式进行管理,以有机农家肥为主,配合生物农药,利用蜜蜂传播授粉,种植出的草莓品质更好,口感更纯,所产草莓长期供应曲阜、邹城、兖州等周边城市大型超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去年四个大棚,年收益在40多万元,规模效应初步呈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发。合理选择与有序培育主导产业,是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只有培育了好的主导产业,才能妥善解决农村隐性失业者以及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增收问题,才能让乡村基础建设有了经济后盾,让乡村振兴有了人气和底气。为把张家村草莓特色产业做成“儒乡味道”一张响亮的名片,今年该村又通过集体土地流转,以“支部+基地”的方式,助力草莓特色产业,再建温室大棚4个,不仅解决了近20名群众就业,每年村集体还可增加收入5万多元。

高效农业擦亮“儒乡味道”名片,集体产业重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近年来,曲阜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大力发展高端设施农业,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发展大棚经济作为引导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把建设大棚果蔬种植基地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点来抓,大力培育特色高效农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实践队员调研后了解到,曲阜市连续三年实施了两个各500万元的曲阜市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充分发挥高效设施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蔬菜产业标准化、智慧化、高端化。百誉农业与中投全球合作,先后建设千亩大棚、尼山智慧小镇等项目,并牵头成立了济宁市高端果蔬联盟,带动众多蔬菜大户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打造了高端果蔬发展的良好平台。

同时,人力、资金、技术持续注入乡村,土生土长的农业品牌越来越多,成功打造了“儒乡味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围绕儒家文化进行文创营销推介,将文化深度融入特色农产品,以品牌打造和产业整合带动乡村振兴。

在采访的最后,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曲阜市将秉承“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振兴发展路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体验农业、品牌农业和智慧农业,结合各乡村实况,用特色产业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38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探索文化旅游产业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2019年年底,每个人都已经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春节的喜悦和欢乐氛围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是一场令我们全国乃至于整个全球人民痛心疾首的疫情——新冠肺炎。截止6月6日,全国…
探查民情民意,规避后疫情时代旅游风险
寻访了解民情民意,探寻后疫情旅游风险为更好地了解后疫情时代民众外出旅游风险以及民情,探究响应解决对策,2022年1月16日至2022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虚此行”实践队的队员,于各自家乡当地…
关注旅游业 恢复国民经济
在2020年一月末,这个正值春节旅游的蠢蠢欲动时期,在旅游业都准备迎接国内游和国外游的高潮时,等来的却是疫情的爆发。这次疫情的爆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济形势严重不稳定,而其中受疫…
探查民情民意,探寻后疫情时代旅游风险
寻访了解民情民意,探寻后疫情旅游风险为更好地了解后疫情时代民众外出旅游风险以及民情,探究响应解决对策,2022年1月16日至2022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虚此行”实践队的队员,于各自家乡当地…
了解民情民意,探寻后疫情旅游风险
寻访了解民情民意,探寻后疫情旅游风险为更好地了解后疫情时代民众外出旅游风险以及民情,探究响应解决对策,2022年1月16日至2022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虚此行”实践队的队员,于各自家乡当地…
聚焦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发展 关注民生福祉
注重后疫情时代防控要求,关注民生旅游需求——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虚此行”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国内外多极新格局和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下,我国旅游业经…
乡村振兴筑梦困境儿童,希望小屋点亮美好未来
“希望小屋,家的温度,一方文明的沃土,与新时代同步……”为切实把“希望小屋”建在最需要的地方,让最困难家庭的孩子得到帮助,2月13日上午,共青团曲阜市委联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暖冬”实践队,于…
闽院学子返乡探索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振兴:学长篇
为进一步学习、努力赋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探索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振兴路径与策略问题,由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教授和经管学院郑小玲老师、赖荣鹏老师指导的“乡村振兴先锋队”,于春节…
注重后疫情时代防控要求,关注民生旅游需求
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国内外多极新格局和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下,我国旅游业经历了最严峻的挑战和最漫长的恢复。随着科学研判、分类指导、动态调整、精准防控的机制越来越成熟,2021年旅…
中南大学:闽北巷陌寻古音,重走乡村振兴路
1月7日,中南大学“邵武方言与文艺研究”寒假社会实践团开始了为期4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立足于邵武地区的方言与乡村文艺,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开展实地研究、整合研究成果,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