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个寒假,曲阜师范大学又红又专队在山东省河北省进行分散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各地春节礼俗。
在社会实践前,实践队员们对春节基本礼俗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搜寻。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期间,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山东省烟台市参与春节赶大集活动,感受春节氛围。同时,实践队员们对参与赶集的人们进行访谈,了解当地春节习俗。“廿三,辞灶天;廿四,拉大字;廿五,做豆腐;廿六,割年肉;廿七,宰公鸡;廿八,把面发;廿九,全都有;三十下黑儿满街走。”这是烟台家喻户晓的年俗顺口溜。“忙年”是过年时经常听到的词儿,在烟台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一过腊八节便开始了忙年,年货充盈,年味渐浓。而真正全家齐动手的忙年始于腊月廿三。
烟台还有蒸大饽饽的习俗。过年蒸的饽饽一般有大枣饽饽和花饽饽,每样皆有一个说法,大都取喜庆吉祥的寓意。大枣饽饽,寓意来年小日子蒸蒸日上,早发大财;莲子,寓意多子多孙,子孙满堂;神虫,放在面缸里,寓意富贵有余,饽饽永远也吃不完;元宝,是供财神的,寓意来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囤,是除夕之夜供天地的,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烟台人贴年画不似杨柳青、杨家埠等地那样喜庆和丰富,其内容非常单一,主角只有两个,一是灶王爷,二是财神爷。至今在烟台福山等地的农村中,还可以看到祖辈留下来的制作灶王爷和财神爷年画的模具。这种年画的形成原因跟古代烟台地区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对于灶王爷的遵从除了传统的说法之外,还由于“鲁菜之乡”而对灶王格外尊敬;而财神爷则是因为古代烟台地处齐国,齐国人爱好商业,烟台的莱州、龙口等地也是鲁商的发源地之一,推崇财神爷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亲身感受了山东省烟台市的春节礼俗,实践队员们感慨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礼俗的绵绵情意。实践队员们对于我国春节礼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24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