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而生的非遗文化凝聚着无数先人们积累的智慧。
“非遗”不是躺在橱窗里的展览品,也并非束之高阁的高超技艺,而是涵养文明乡风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南大学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传承呼麦“非遗”文化社会实践团开展了题为“传承呼麦‘非遗’文化,助力多伦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调查与研究,立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一、团队介绍
团队成员共五名,均来自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106班,对传统文化抱有热爱,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具有充足的信心。团队指导教师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媒系副教授、副主任,新闻与传播硕士生导师——邹理老师。团队内部团结统一,分工明确,助力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项目介绍
呼麦,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2006年,蒙古族呼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呼麦是蒙古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是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与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抢救和保护“呼麦”这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使它免遭灭顶之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视频剪辑、公众号推送等方式记录实践过程,展露实践成果。团队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呼麦文化的传承尽绵薄之力,同时也为多伦诺尔的乡村振兴事业做出贡献。
三、实践风采展示
(一)制作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
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呼麦、冬不拉等非遗文化,了解学生、老师、社会人士等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的传承保护情况这一问题的看法,探究该问题的共识性回答,我们制作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将调查情况有效融入实践流程,更好地推进实践进程。
(二)实地调查采访,深入了解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呼麦“非遗”文化,团队中负责线下工作的成员采访到呼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乌吉力老师。乌吉力老师表示呼麦现阶段的保护情况大有改善,并对未来呼麦文化传播与旅游业相结合抱有期待。通过与乌吉力老师的沟通,团队更加积极主动,希望将呼麦“非遗”文化传递下去。
为调查多伦诺尔镇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团队采访了乌兰牧骑党支部书记杨博老师,了解到今后多伦诺尔镇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及乡村文化建设的共进之路。杨博老师对呼麦文化做出解释,提出呼麦文化传承具有重大意义。杨博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为团队提供多种宣传方式和宣传途径作为参考,为团队实践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三)开展入户演出,推动文化传播
团队举办小型入户演出,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当地人民群众对呼麦、冬不拉两项非遗文化的了解。演出时动人的音乐让观众们都陶醉其中,更加深入地传播呼麦“非遗”文化。
(四)联系线上平台,记录活动过程
整理搜集过各种资料后,团队制作若干视频在各新媒体平台如抖音、B站、快手、微信视频号等上发布;开设团队微信公众号“呼麦留声机”,发表图文推送;撰写相关新闻稿件,进行实践活动记录与宣传。
四、实践总结与感悟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从制定计划,到计划实施,再到经验总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明确分工,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尽自身最大努力传承与发扬呼麦“非遗”文化,助力多伦乡村振兴!
如今,“非遗”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我们要积极宣传展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成绩和先进经验,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共享利用,在弘扬传统的同时倡导“非遗”走进生活、服务社会。在面向变幻莫测的未来时,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
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融汇贯通之时,便是文化复兴的精彩绽放之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15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