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月16日对广州海事博物馆的参观学习,驿通四海团队成员对广州古代海事情况以及南粤古驿道的水路驿道发展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于是,1月17日,成员们计划前往驿道沿线的其中一个实景——南海神庙进行实地探访。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东庙,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历代皇帝祭海的场所。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也是对外贸易交往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史迹。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南海神庙举行祭典,留下了不少珍贵碑刻,故有“南方碑林”之称。每年农历三月在此举行的祭祀南海神的传统民间信俗“波罗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南海神庙景观区正门进入不久,就可以到达前广场。广场中央是南海神庙清代码头遗址。码头用麻石铺彻,共九级亲水台阶,通往庙内的路上铺五板麻石,喻为九五之尊,皇家气派。而码头周边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长形石块,据讲解员介绍,这是给提早乘船到庙里祭拜的民众准备的休息之处。清代码头遗址正对着的是一块石制牌坊。该建筑为清代所建,三间四柱,造型古朴粗犷,其正中央的顶部石块则写了四个朱红色的大字——“海波不扬”。当时海事的繁盛之景难以想象,但是从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上面,今人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于出海人员最真实又诚挚的祝愿——愿海面能够波澜不惊,出海人员能够平安出去,平安归来。
穿过“海波不扬”牌坊和正门,就可以看到主殿。主殿原为明代建筑,单檐歇山顶,阔五间深三间。由于主殿曾被毁坏,1989年才在原台基上重建复原,重塑殿内南海神像。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还了解到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唐朝时,一位名叫“达奚”的外籍人士从波罗国(波罗门)乘船来华,因故误了返程的海船,终老于广州,每日望江悲泣,最后立化为神。于是,当地人将其厚葬,并按他生前左手举额望海的样子,塑像立于南海神庙中,并给他穿上中国的衣冠,封为“达奚司空”。因其来自波罗国,携来波罗树种植于庙内,所以村民俗称此塑像为“番鬼望波罗”,南海神庙也因此被称为“波罗庙”。
南海神庙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从景观区正门进入,如果要对整个景观区细细观览,也要颇费一番时间。此处塑像、石碑众多,就连路旁的木棉、菠萝树也有一番来历。要了解南粤古驿道的水上驿道,南海神庙是不可避免地探访之地。通过此次参观,成员们了解到了许多历史轶事,亲眼看到了一些“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遗迹,也对南海神庙的往昔和现今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1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