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坚持文化自信,需要对文化历史有全面的认识。12月底至2月初,走向振兴实践队对传统文化展开调研,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实地走访韩家寨、龙庵村等特色小镇。团队对接学校,挖掘支教地文化,进行课程设计,讲授文化课程;对接乡村,探索文化振兴之法;寻访传承人,挖掘传统文化创新点。
扬青年力量,助非遗传承
为深入了解黄岛区传统文化发展现状,推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发展,1月中旬,走向振兴实践队展开了对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的调研活动。
手工艺品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传统手工艺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走向振兴实践队实地调研过程中,队员设计了“手艺人未来想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以探究黄岛区文化传承现状,探寻文化传承新路径。据调研,黄岛区目前普遍存在手工艺品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人对手工艺品制作认识不足,手工艺品面临失传等众多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队员收集西海岸新区73项文化资料,制作文化宣传图,利用互联网,在公众号上对非遗文化进行宣传和普及,目前已发表推文20余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才知道我们周边有这么多深厚的非遗文化,身为青年人,能够为文化的宣传出一份力,我感到很自豪”队员车桐宇感叹道。在这个继往开来的崭新时代,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探索特色小镇,文化落地生根
为进一步了解黄岛区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走向振兴实践队于1月16日实地走访黄岛区六汪镇龙庵村“青岛祝兹田园综合体”园区。
在青岛祝兹侯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绪彬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依次参观了陶艺民宿综合体、龙庵文化记忆馆、祝兹故国文化馆、祝兹陶瓷馆和祝兹窑,据了解,龙庵村以青岛祝兹侯陶艺民俗文化村建设为切入点,精心打造乡村文化小院,全力培植陶花源文化部落,深挖六汪镇及西海岸新区文化元素符号,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经济振兴,汇聚多方力量,齐心复兴陶瓷文化。
参观结束后,队长王瑞崟谈到:“对西海岸新区文化符号的深入挖掘正是文化振兴的不竭源泉。龙庵村建设现代化乡村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施策;继承传统、彰显特色;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等原则,让百姓过了上好日子,文化得到了好传承。”
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别样课堂
为了寻找家乡的年味儿,挖掘支教地传统文化,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1月15日至2月6日,走向振兴实践队联合北京益微青年,对柳山镇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归纳,共设计出16课时的系列课程,并在辛山小学进行现场授课。
在正式授课前,队员参与了益微青年开展的培训,队员参考《史记》、《竹书纪年》、《汉书》等多种文献,用“一城两树一武两文”和“两岭两洼五河八山”来简要概括了柳山镇的文化现状,最终选择了8项重点文化进行授课。在课外,实践队也开展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多种文艺活动。写校歌、录制MV、组织合唱比赛、排演历史剧……实践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让孩子们领略书本之外的精彩。
当传统文化与火热青春碰撞,实践队员躬身力行,深入挖掘并弘扬传统文化,赋予文化生机和活力,使之绵延不绝,“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永远不可能停止的事情,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继续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不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去更多的地方弘扬传统文化。”支教结束后,队员张雪晴感慨道。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中华的传统永不褪色。走向振兴实践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在未来团队成员将从自身出发,做传统文化传承的代言人,为文化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06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