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我们红色足迹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了邯郸市牛堡抗日堡垒户联络站纪念馆。
在邯郸县、永年、肥乡三县交界有一个村庄——邯郸县姚寨乡牛堡村。村东北一处宽阔的院落,曾经的青砖灰瓦、数间低矮的老屋难抵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早已坍塌。新盖的三间红砖灰瓦房,静静地注视着院前果木的花开花落。
谁能想到,这个普通的院落曾是邯郸抗日根据地一个地下交通枢纽和革命堡垒户。在这里,县委会议经常秘密召开;在这里,曾经安排抗日县大队干部和战士的食宿;在这里,负伤的干部和战士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养伤;在这里,宋任穷、高厚良、杨易辰、甘思和、焦善民、刘志坚等八路军首长辗转住宿……
那段战与火、血与仇的艰难岁月,日寇侵占邯郸,危亡时刻,乡绅王三友慷慨解囊,拿出了埋在自家院中陶罐里的100块大洋,交给了抗日县政府。从此,王三友全家成为了邯郸县党组织抗日力量开展敌后抗日。
1938年5月,邯郸县抗日工委(县委)成立,李著前任书记,组织抗日武装,成立抗日政府和县大队,兼县大队政委;1938年6月,邯郸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马功岑任邯郸县第一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1938年秋,邯郸县抗日县委、县政府和县大队在大慈村驻地被日寇偷袭破坏后,四处游击,处境十分困难,于是决定向敌占区统治比较薄弱的邯郸县南部地带转移。李著前来到了牛堡村的亲戚王三友家,从此,这里也就成了他们开展抗日斗争一个坚强的堡垒和后盾。
纪念馆曾是王三友老人的故居,值得一提的是,王三友是我们社会实践调研团一名成员的曾祖父,再次面对这段历史时,她感慨道,在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有像曾祖父这样千百万的普通革命民众,构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构筑起无数个坚强的堡垒和后盾,汇集成抗日战争的伟大力量,才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03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