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金陵之梦“调研团之南京绒花采访(一)

来源: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Jeremy

为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情况,“金陵之梦”社会实践调研团的蒋章同学和申祾瑞同学来到了南京甘熙故居民俗博物馆中的绒花坊,就绒花的销售情况和传承情况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传承人瞿先生进行了采访,收获良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曾经是在南京人中流行的饰品,然而随着近代南京遭遇战火,经济受到影响,绒花手艺遭到没落。而过去几年,由于西方功利思想的冲击,花费许多精力和时间的绒花手艺曾一度不被年轻人看好,难以找到传承人,几乎面临失传。

而如今,绒花又重回大家的视线中,绒花的传承问题得到了缓解,有一批年轻的传承人加入绒花产业。瞿先生就是一位年轻的三十多岁的绒花传承人,对于决定学绒花的原因,他是这么说的:

“当时我是在其他地方上班无意间在微博看到老师的一段视频,视频里面我看到了绒花 第一眼就很喜欢,然后又听到赵老师说现在学手艺的人很少特别是年轻人。因为很少有年轻人会静下心来学习绒花,第二天正好我休息,就来到了民俗博物馆,真的是眼前一亮。绒花作品给我的震撼是非常大的,跟老师聊了很多关于绒花的知识。我非常感兴趣就问老师招学徒,老师说他只要职业化的那种,然后考虑再三我就把原来的那份工作辞掉了。”

从和瞿先生对绒花的讨论中我们也感受到瞿先生对绒花十分有兴趣,放弃原来的工作,去选择从未选择的绒花,这也需要不小的勇气。通过了解绒花这门艺术,我们发现绒花既充满东方艺术气息,又能与西方时尚完美结合,如此精美并富有时尚气息的绒花为什么会面临失传的困境呢?据他所说,学绒花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而练成纯熟的技艺,可能需要几十年的磨练。他这么描述他学习绒花的经历:

“刚开始的确非常难,因为绒花的上手难度是很大的,就第一步勾条拧铜丝我就用了一个礼拜,当时觉得真的非常难,后来问了下老师到底有什么技巧。老师说:“他当年做学徒也差不多四五天的练习才把铜丝拧上去 。”我释怀了,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情况,就坚持了下来。可是绒花确实上手难度大,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喜欢新鲜事物,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一门老手艺也挺不容易的,做的人也确实少”

如此困难的学习过程,以及刚开始做绒花时微薄的经济收入,确实会劝退不少年轻的学习中。在最近几年,即使政府大力宣传绒花,来学习的年轻人也不多。

对于是否把绒花传承给自己的孩子,瞿先生表示不会强求,最重要的是兴趣。而对于来学艺的后辈,只要肯坚持,他也不会拒绝。瞿先生对未来传承人的态度并不悲观。

“我觉得喜欢的话他们肯定会去找方法去了解的,其实每年政府都会做好多非遗项目的博览会,来的人也是非常多,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技巧手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之前来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她说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买不起绒花,很羡慕其他小姐妹过年过节的时候有绒花戴。后来慢慢长大了,绒花也渐渐没落了,再找也找不到了,那天在园博园看到了绒花非常激动,就问我有没有卖的,我跟她介绍了然后她就很开心的买了俩朵百合胸针,能为老奶奶找回回忆,我认为我的工作非常值得。”

如今,南京绒花确实面临着传承的断代,知名度不高,产品产量低的困境。但是,也有一群像瞿先生一样年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乐观坚持,技艺高超,为传统的绒花技艺注入新鲜血液。未来,工作岗位越来越稀缺,复古文化悄然崛起,相信也会有不少年轻人愿意加入空缺的绒花岗位,传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03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境与测绘学院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赴邳城镇中心小学开展土壤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了强化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从内心夯实环保责任感,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暑期实践团于7月22日前往邳州市邳城镇中心小学开展土壤保护…… 罗肖炜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查看全文 >>

环境与测绘学院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赴中建八局在徐某项目部考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实践小分队于7月18日赴中建八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润铜常青铜山区相关公共区域土壤修复项目部实地考察学习。在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罗肖炜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在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开展的大学生在行动暨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 罗肖炜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最新发布

感恩母校,创造未来
【情系一中母校行曲园学子在行动】---------曲阜师范大学大张旗鼓队为了提高曲阜师范大学的知名度,帮助学校招收人才,让更多优秀的学子进入曲园,曲阜师范大学大张旗鼓队在齐河一中开展宣讲活动。在队长随艺的…
“金陵之梦“团队赴南京民俗博物馆展开调研
1月21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金陵之梦”社会实践调研团赴南京民俗博物馆等地,就南京绒花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展开调研,旨在了解南京绒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以及大众对其的态度。南京市民俗博…
大张旗鼓队“母校行”感悟
经历了半年大学生活,回首往昔,忽觉自己已经离开高中已经半年之久,高考与同学们共同奋战的日子依旧历历在目,我也从原来的稚嫩少年变得更加成熟。寒假放假后,为了丰富自己的寒假生活,回报母校,帮助母校…
“金陵之梦“调研团之南京绒花采访(二)
为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情况,“金陵之梦”社会实践调研团的蒋章同学和申祾瑞同学来到了南京甘熙故居民俗博物馆中的绒花坊,就绒花的销售情况和传承情况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传…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亿创科技公益团:开展观科技企业 思创新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战略,坚持科技报国,承担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2022年1月由队长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学生陈曦带领亿创科技南通分队队员21人前往南通复客科技园参观学习。实践主体复客中国·南通科技园是由上海复客科技集…
盐师学子穿梭历史长河与非遗对话,助力南通非遗复兴传承发展
为传承中华璀璨文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与文化自信,盐城师范大学历史212团支部“助力乡村振兴”走访家乡非遗实践团于分别于2022年1月25日和26日分别走访南通非物质文化馆和江苏南通启东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
社会实践|计算机学院“弘文化秉传承“文化传承接力队——山东省顺香斋饮食文化调研
一个地方的传统美食,牵动着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味蕾,更是一个地方传统饮食文化淋漓尽致的体现。为了了解家乡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文化传承接力队的队员在家乡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的顺香…
学习关于党的历史的感悟
2021年底,中央政治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总书记用历史自信、团结统一、斗争精神三个关键词强调党史学习教育要义:全党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是为了增加历史自信、增进…
讲述黄河故事,寻访国家记忆调研团开展“大河汤汤:黄河文明万古流”黄河文化宣讲活动
2022年1月29日上午,为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讲述黄河故事,寻访国家记忆”调研团的成员冀伟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山西省晋…
“讲述黄河故事,寻访国家记忆”调研团采访神舟假日国际旅行社
2022年2月7日,“讲述黄河故事,寻访国家记忆”团队开展线上实践。团队成员杨昕芃采访了青海神舟假日国际旅行社的肖经理。采访中团队了解到文化旅游收入所占该公司收入比重较小,约为15-20%。其主要原因有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