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的“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到新时期的“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再到新时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的内涵逐渐丰富,目标不断提高,其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为了解村民们对工农结合的看法和建议,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队“工”同富裕队来到乡村进行采访调研。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国或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形态。农村工业化是相对于城市工业化而言的一个经济范畴,由于农民参与工业化的主要资源一是土地,二是劳动力,因此,农村工业化是指借助于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使机械化生产在农村中能够普遍实现,工业化操作的劳动人口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上升,农民最终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的经济形态。
通过与村民和村干部的交流,实践队员们发现,在过去的发展中,有些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思想的局限性。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视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及长远和全局利益的偏向,再加上对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跟不上,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我们认为,当今时代的农村工业化,走路色发展的低碳道路已势在必行。
首先,在价值层面上,我们应该抛弃认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只是对人有用,为人而存在,是被人利用开发的对象的思维方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环境与发展良性互动的价值模式,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其次,在制度层面上,一方面,要变革破坏生态环境或不利于生态保护的传统制度和习俗;另一方面,要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利益机制,尤其在立项上对“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制止污染。最后,在物质层面上,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实行最严格的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资源不流失,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种植业结构模式,巩固发展粮棉油等基础产业,大力扶持并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的生态旅游业,积极探索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多种经营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立体开发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实践过程中,我明白了农村的工业应立足于“农”,主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要根据区域资源的差异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还要考虑市场导向问题,离开市场导向的“立足本地”、“因地制宜”是一种封闭的、孤立的自然经济观念;要按照“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生产”的思路,调整生产结构,并大力加强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的建设,保证生产、加工、销售渠道的畅通。
总之,只有把分散的、重复的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业有组织地规模化、专业化地整合起来,以加工工业为龙头,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日标,只有在相关乡镇集约式地布局,充分发挥农村自然、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围绕农业办工业,才可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最后,发展农村工业化,不是为了工业本身,而是为了在现代化的实现中,通过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让人们获得自由和幸福。只有立足于这样的高度,勇于担当历史的责任感,农村工业的发展才能在企业文化的现代性构建中自觉走上生态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道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00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