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非遗文化,奇特乐器泥哇呜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DAY

在2022年1月28日,我参观了平罗县文化馆,其中泥哇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想。泥哇呜又称牛头埙或泥萧,是宁夏回族的一种民族乐器,用泥胶做成,也有的烧制成陶器。泥哇呜通体用黄胶泥捏制而成,其形状、大小、音孔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因其吹出来的声音“呜呜哇哇”而得名。民间乐器泥哇呜,是埙的一种,埙2005年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史书记载:“埙,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顶上一孔为吹口,前面四孔,后面三孔”。封建时代早期宫廷乐队中曾使用过此种乐器,以后逐渐消失,且在民间演奏中很少见到。

因泥哇呜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常常为一些偏僻的回族村童所喜爱。他们往往在劳作之余,用一些黄胶泥,做成扁豆形、鸡蛋形、牛头形泥盒,用芨芨棍子扎几个小孔,晒干后便可吹奏。吹奏方法大致和吹萧差不多。那些巧手的村童为了把哇呜做得精致灵巧,还用了马尾刮边,用香油涂擦,有的还放在砖窑里烘烧,使哇呜又滑又明亮,吹起来音色纯正、响亮、又不太费力。1984年宁夏民间艺人献艺会上,回族老人丁成才用牛头形哇呜吹奏了一段回族风味的曲子,引起了宁夏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兴趣。有的音乐工作者,根据回族牛头形哇呜,研制出了一种上园下尖、上宽下窄的园椎形哇呜,可用口形变化吹出五度音来,加上音孔的十一度音,完全可以演奏一般乐曲或民乐独奏。牛头哇呜的改革为回族艺术领域增添了颗璀璨的明珠。

通过这次对文化馆的参观,我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以充分利用非遗文化,使非遗文化和自身的创意进行合理的思想碰撞,带来一个新的思想和视觉创新。同时,对提高大学生人格修养、审美能力、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93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党支部和校发展规划部、发展规划处、法律事务办公室党支
为积极响应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为创建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11月3日14时30分,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党支部同校发展规划部、发展规划处、法律事务办公室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学…
我院李月老师在江苏省第六届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佳绩
11月3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苏州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六届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总决赛在苏州科技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院李月老师在微课赛道本科组排名…
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新生宿舍卫生评比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好地彰显我院学子的精神风貌,10月,公管学院学生会生活部组织21级生活委员对公管学院本科生新生宿舍卫生情况进行三次检查、评比…
牢记初心使命,在历史中学习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小组成员将实地考察附近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红色基地学习教育,回顾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期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锻炼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
传承非遗文化,多彩民族乐器
在2022年1月28日,我参观了平罗县文化馆,其中泥哇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想。泥哇呜又称牛头埙或泥萧,是宁夏回族的一种民族乐器,用泥胶做成,也有的烧制成陶器。泥哇呜通体用黄胶泥捏制而成,其形状、大小、…
抓服务、重民生、促和谐
1月23日,微爱寒假社会实践常熟小分队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绿地社区进行了防疫主题活动。此次活动队伍成员共有12人。常福街道绿地社区是严格按照“抓服务、重民生、促和谐”要求的社区,紧靠辖区单位、社区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
因疫情影响本小队于一月二十八日下午一点半展开了关于道德教育的线上会议。主题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分队成员一起去探讨了关于现今传统教学模式的各种优缺点,以便更好的向教师提出…
微爱寒假社会实践邳州小分队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严防疫情输入扩散,1月19至25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微爱公益实践协会邳州小分队在邳州市二级甲等东大医院协助医护人员工作,按顺轮流值班,积极投入防控…
2022年微爱江苏宿迁分队寒假社会实践
1月13日,微爱公益实践江苏宿迁分队来到江苏宿迁彭雪枫烈士纪念馆参与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学习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在如今的繁华复兴时代,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分…
铭记历史—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2年1月15日上午七点半微爱公益社会实践协会上海分队在线上开展了“铭记历史—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和相关知识。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临时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