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究农村空心化问题,让乡村不再空心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乡村振兴工作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同时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作为这一战略的关键主体,农村群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和城市发展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以致大量作为农村建设中坚力量的青壮年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出现了一种“人走房空”的空心化现象。随着此现象的逐年加剧,农村劳动力变得短缺,进一步导致农村产业发展滞后。中国农村从人口到产业的空心化现象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重重阻碍。

为此,来自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就乡村空心化问题开展了实地考察与探究,队员们想借此次调研,深入了解农村空心化的真实情况,并探寻解决空心化问题的方法,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进程。首先,队员们仔细观察村里的房屋建设情况与居住情况,对该村的房屋排列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队员们发现,村里无人居住的空心房大多比较破旧,还有一些村民为了务农方便,把新房建在了临近公路等较为便利的可耕地中。之后,队员们积极走访当地村民,通过调查问卷和交谈的方式倾听村民们的生活情况和真实想法。

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工作岗位的匮乏是导致大量年轻劳动力选择离开农村的主要原因。不过随着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有不少年轻人决定重返农村自主创业,村民们都表示对这种情形十分喜悦,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返回家乡工作和生活。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与探究,队员们对农村空心化的真实情况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在探访中了解到了村民们的诉求与愿望。除此之外,队员们还深刻认识到,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的“钥匙”就在于乡村振兴,要把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让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齐头并进、并肩而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7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走进乡村,探寻乡规民约背后的法治现状
古人常云,人是社会中的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在古代中国这种聚居而安定且国土面积较大环境下,乡规民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补充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是为大多数…
对焦乡村妇女群体,护法下乡正进行
不论是在家庭里还是社会上,女性都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女性独立自主意识觉醒,在城镇尤为凸显。可乡村妇女却是极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她们因不了解现行法律和与外界事物接触不足而常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
让《民法典》走入乡村,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民法典的颁布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凝聚…
树立法治观念,建设法治乡村——以法治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新征程的起点,要在巩固…
把握人口流动态势,解决老龄空心问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村人口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乡村人口的走向事关乡村振兴美好目标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要“应对好村庄空心化和农村老龄化、延续乡…
研各方措施,探民众心声——“千家万户”活动顺利举办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
“有限耕地,无限珍惜”——乡村振兴离不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从古至今都是农民的宝贝,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是十分珍贵的,我们在土地上生存生产,种植粮食,种植各种有利于人类的资源,蓄养家畜,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几…
“伯乐寻才,广纳精英”——引进法律人才,建设法治乡村
每一件新事物的出现与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贡献,引进人才是为了弥补缺漏,术业有专攻,在如今法律思维缺乏的乡村,引进法律人才显得极为重要。法律是我们武装自己,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维护我们的利益…
“讲文明,树新风”
在21世纪这个新时代,道德与法治共同维持着社会的稳定,道德更注重的是人们内心的衡量标准,它没有法律那么严格的强制力,但确实社会不可或缺的评价标准。乡村振兴必须包含乡村文明的思想道德建设,乡村文明…
“参与乡村规划,共创和谐社会”
一个城市想要发展,城市规划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规划可促进多规合一,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乡村振兴也是如此,若想促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在我国农业生产能力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