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更有分明处,照得歌尘下燕梁。”唐朝诗人郑谷的一首《蜡烛》将中国传统红烛描绘得入木三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红烛这一传统工艺也几近面临失传的困境。为深入了解黄岛区传统工艺发展现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发展,2022年1月18日,走向振兴实践队前往韩家寨调研红烛文化。
工序虽繁锁,纤毫见神韵
1月18日上午,实践队员抵达韩家寨,观摩了红烛的制作过程。队员了解到韩家寨的蜡烛因其久远的历史,独特的制作工艺深受大众喜爱。与现在的机械制作不同,它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仅苇杆的选择、晒干、去皮、固定及捋直,就是一道道繁琐却讲究的工序。从制苇杆、到搓芯子,一个个相同的动作,就这样每天重复成千上万次。李常胜表示,村里手工蜡烛与机械化生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内部,也就是棉芯的材料。手工蜡烛的棉芯由苇子杆制成,也就是芦苇杆。外层裹上薄薄的棉花,一遍遍地蘸上融化的石蜡。队长王瑞崟注意到一根被点燃的手工蜡烛火苗高度最高能达到近7厘米且蜡油不会流到蜡烛外部。“老一辈相信,蜡烛油全流外边不讲究也不吉祥,可我们常见的蜡烛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棉芯软,燃烧的时候会来回晃,但这种手工蜡烛的棉芯是芦苇杆,烧的时候也是直立。”李常胜解答了她的疑惑。
制蜡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在蜡烛上题字。调色、上金、试笔、运笔,一笔一划间传承的是一代代制蜡人所珍视的传统习俗与历史。据李常胜介绍,以前蜡烛上都写着“俎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都换成了“堆金积玉,发福生财”、“财神登门,恭喜发财”等吉祥话。“如今南方一些沿海城市,以及像东南亚地区的国家,还会批量订购这种蜡烛,主要是为了祭祖。”除了这种祭祖性质的蜡烛,李常胜还会制作用于婚庆,写有“洞房花烛夜”的蜡烛以及用于白事的白蜡烛。根据客户的要求,字也可以定制。
少数人的坚守,传承现状引人忧
李常胜告诉实践队员,做蜡烛最多的时候,村里近800户村民中,有超过230户从事手工制作红烛。如今,村内算上李常胜一家,依然坚持的只有不到10户。“这种蜡烛味道小,但是因为烧的芦苇杆,烟会比较明显,现在村里买的比较多,城市里已经很少有人买了。加上做手工蜡烛卖不了几个钱,年轻一辈都不愿做了。”以手工蜡烛出名,但李常胜每年的收入却必须依靠种地。在自家的10亩地上,他栽种的桃树、苹果树是每年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蜡烛只有在冬天不忙的时候才会继续制作。谈起以后的手艺传承,他说道:“自家孩子确实不愿意接手,可能等到下一代,家里就没有人做手工蜡烛了。但是我希望能坚持就坚持吧,不光是这个手艺,还有一些老传统老习俗,真希望能别丢了。”
从祖上一代一代传承至今的制蜡手艺,早已不是为了单纯的养家糊口,这里面掺杂了太多的情感,他们所守望的是对传统信念、对精神世界的执着。就是为了这一份传承,一代代制蜡人、一批批文化工作者,正找寻着、演绎着不应失落的文化因子。“能追无尽景,始是不凡人”。只要制蜡人还有着对红烛制作工艺的热情与追求,这门手艺就能够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使其在民俗文化这道洪流中留有一簇火苗,长燃不衰。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中华的传统永不褪色。走向振兴实践队深入挖掘传统手工艺,在实践中了解传统手工艺,学习手工艺人谦逊、低调、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未来团队成员将从自身出发,做传统文化传承的代言人,为文化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72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