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3日电(通讯员冉卫平)一代一代的革命家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追随他们的脚步而来,感受杨家风范。
2017年7月13日上午11点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三下乡志愿总队来到潼南双江古镇调查杨家家风在双江的传承与发展情况。12点,潼南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教育工委委员陈毅和区教委职成科科长李康龙和双江中学校长陈竹、副校长张策接待了我们,和我们坐了简短的交流和慰问。下午15点整历史与社会学院三下乡志愿总队下的一支小分队来到“四知堂”——杨尚昆的出生地。
“四知堂”坐落于重庆潼南区双江镇金龙村“长滩子”,是杨家文化最重要的代表。相传东汉时期杨家先祖太守杨震路过昌邑镇,县令王密向他行贿,王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王震又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四知堂由此得名。四知堂占地2800平方米,由39间房屋组成,它见证了杨家风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在“四知堂”有一处放置着两个书箱,还有一杆秤,书箱比秤的位置高,寓意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中还有一幅门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留半亩子种孙耕。”也将杨家家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队员们在双江镇随机访问了3位老人,老人们谈论起杨家人,眼里充满着对杨家人的尊敬与怀念。杨家人祖上是地主,双江镇大部分的土地都属于杨家;他们是杨家帮佣的后代,但他们却描述了一群善良仁厚的杨家人:过年了,在红红火火的灯笼下,杨家人将猪肉俸给镇上的百姓;饥荒时期,杨家人在门口施粥给贫苦的家庭.....
杨家人的刚正不阿,杨家人的宅心仁厚,杨家人对家教的重视……这些优秀的家风文化,让杨家人才济出。这样的家风文化值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0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酉阳7月28号电(通讯员蒋晨曦何曼彭丽燕)为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深入探究龙潭古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7月10日至15日,重庆人文……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普及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的自救互助意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下午深入重庆市酉阳县赵……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中式农耕文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酉阳县龙潭镇,开……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防诈意识,增强防范能力,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了解和传承酉阳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将粘土艺术与酉阳文化相结……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应急救护的了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1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居民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效。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在村庄的中心广……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龙潭古镇摆手舞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了解当地摆手舞文化的历史与魅力。阳光洒在龙潭古镇的青石板路……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方乐乐蒋晨曦何曼)为纪念革命先辈、传递红色精神,在这个盛夏时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以实地……
蒋晨曦 方乐乐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