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青马薪火党史学习

为了深入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28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青马薪火党史学习实践团的一名队员,我来到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在这里了解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位伟人的故事,进行思想的洗礼。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坐落在景色怡人的水上公园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网上预约、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过安检……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工作,我成功进入馆内,心情也是格外激动。主展厅的正门用深红色大理石镌刻着“为中华之崛起”这几个雄豪大字,昂扬斗志的少年周恩来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纪念馆广场东侧,屹立着周恩来、邓颖超青年时代形象的花岗岩雕塑头像。头像下方镌刻着周恩来青年时代的一句诗作:“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开国大典之时飞机不够,您说飞机不够就飞两遍;如今在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直升机、战斗机分别组成“100”“71”字样掠过长空,15架歼-20飞机组成3个梯队呼啸而过,教练机拉出10道彩烟。现在我们的飞机要多少有多少,再也不需要飞两遍了。当年送您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十里繁华。这盛世,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我驻足在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前,雕像后面背景蓝天白云,前面台阶鲜花簇簇。他们面带微笑,迎接来纪念他们的人民。纪念馆按时间顺序,分别展示了“人民总理周恩来”、“邓颖超——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两位伟人生平和其他部分。观看展览,我全面地了解了周恩来、邓颖超由天津起步、从爱国青年学生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光辉历程。我们这一代人,都不曾亲眼看到过周总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真切热爱之情。如果说原来我对周恩来只是从书报上、从文字中了解的话,那么通过此次参观活动,一个有血有肉的周恩来形象就赫然站在我的眼前。他生活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亲手制定“周恩来邓颖超家规”;他清正廉洁,按时缴纳房租电费,身为大国总理却从不搞特殊化,一张收据见证着总理的“清廉”。1966年7月28日,周总理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参加学生们的座谈会。会后他步入食堂与同学们同桌就餐。用餐时,食堂师傅又送来一碗汤,总理坚持付了汤钱,收据上由原来的2角5分,改成了3角;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看到“周恩来生命的最后587天”这块展板,我破防了,强烈的敬意由心而发,眼泪夺眶而出。在最后587天,周总理共做大小手术13次,离世时体重不到60斤。他是一个老人,也是一个病人,但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伴随着病痛、负重、伤感、离别和希望。他抱病履职,苦撑危局,在医院接待外宾60多次,外出工作10多次。周恩来总理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纪念馆里保存着的一个楠木深雕松鹤图案的骨灰盒,看似普通,却有着极不平凡的经历的它,先后盛放过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骨灰。早在1956年国家倡议实行火葬时,周总理就带头响应。他和夫人邓颖超约定,并相互保证,死后不保留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大地。周总理的骨灰用一架小型民用飞机撒向了祖国的山川大河。邓奶奶的骨灰撒在了天津海河,那个她和周总理相识的地方。“我一生都是坚定不移地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这是周总理与夫人邓颖超的爱情。周总理和夫人赤忱的爱国之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伉俪革命一辈子,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事业为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最前面,他们的爱情是大爱,是对整个神州儿女的爱,是溢满了整个中华土地。

让我最动容的是在一楼展厅显著位置循环播放的纪录片《情归周恩来》。周总理两赴邢台地震灾区慰问、七次到密云水库视察、下到开滦煤矿作业层、邯郸伯延村调查研究等历史事件真实而细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真切体味到总理把“为民务实清廉”高度概括到个人生命和历史使命中的伟人魅力与崇高品格。其中有一组镜头令我记忆深刻:1966年3月8日凌晨,河北邢台发生了6.7级地震,68岁的周恩来不顾余震,亲临现场。他走访整个村落,每见一个人,总理都问:家里损失怎么样?锅碗瓢勺还有没有?能不能吃上饭?面对一个失去儿子的老太太,周恩来说:“你就把我当作自己的儿子吧。”

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我们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也再一次体会到我们党100年来走过的艰苦奋斗的道路,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党感到骄傲和自满。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立志成为“人民的勤务兵”,向周总理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邓颖超学习,争做新时代独立女性。先辈用血汗带来了国泰民安,吾辈当勤勉护卫这盛世中华。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夫人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我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吾亦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民族之蓬勃而努力,

为祖国之昌盛而奋斗,

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无所畏惧!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6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杭州法梧治理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毛。大量的梧桐絮漂…
治理飞絮之杭州有妙招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毛。大量的梧桐絮漂…
绿色烦恼
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中,由绿植引发的问题广受关注,城市居民也倍受困扰。除了出行等生活上的困扰,“绿色过敏”也是一大难题。过敏性疾病人群正从稀少到增多,尤其是在青少年发病率越来越高。据世界变态反应组…
西建大学子以青春会青春,铭记无名青年英烈--吉林篇
今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四省四市“探寻百年红色征程,铭记无名青年英烈”以青春会青春党史调研团,调研团全部成员分为四组,每组为两人,我们小组主要是以探访红色征程,调研学习青年英烈的精神为目的,探访…
新乡工程学院法律系线上一周学习纪实
疫情的突然爆发让本该相聚于美丽校园的新工学子们无法归校,为了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的正常进行,新乡工程学院要求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在线教学的准备工作,进行线上学习,学院认真筹备,保证线上教学的正常…
百年峥嵘,红色传承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载峥嵘岁月,一百个寒暑攻坚克难,一百个春秋辉煌成就,从南湖红船到红旗冉冉,党领导着古老的华夏民族重新生机焕发。九州星火燎原,百年初心如磐,风雪载途,我心有路。百年前,中华大…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子“三下乡”:参观山东省博物馆
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为缅怀革命先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为响应曲阜师范大学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化学与化工学院青马薪火实践队于8月1日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博物馆参观学习“山东…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子“三下乡”: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
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为缅怀革命先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响应曲阜师范大学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马薪火实践队队员们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到济南战役纪念馆…
寻访山东省政府旧址,千秋万代红色旗帜永飘扬
8月2日,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曲阜师范大学青马薪火党史学习实践团队队员前往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进行街访,并寻访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进行社会实践。深切感悟中国共产…
化学学院2021级新生游园会顺利举行
新闻中心消息记者刘婷陈果9月15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21级新生游园会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委员会主办,由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团委社团部承办,旨在帮助2021级新生更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