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史,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环境资源学院“踏迹寻源,‘环’忆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1年7月初以小队为单位,分别前往嘉兴、杭州、丽水、义乌、安吉等地进行参观走访,展开党史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寻嘉兴,嘉兴小分队来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重走“一大”路,重温中国共产党启航时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实地感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生动历史场景,领悟“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去看去听去感悟,从社会主义的真理曙光到无产阶级的伟大觉醒、从东方欲晓时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到南湖红船中共一大时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无一不揭示了先辈们的高度思想觉悟。纪念馆内的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向我们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是如何从一个贫穷落后、屡次遭受列强侵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发展为一个繁荣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的。一路走来,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足迹,深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丰富内涵。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红船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象征,“红船精神”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青年是创新的主力军。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我们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把“红船精神”继承好、发扬好、践行好。苦练内功、学好本领,无畏失败,在失败中探索创新,在创新中总结经验,勇于担当,昂扬向前,高扬红船的时代风帆,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访西湖,首先,参观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纪念馆,探寻浙江中共党史,了解民族记忆中的党员精神。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由“菩提精舍”改造,历经8年筹建,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开馆。馆内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按历史脉络和时间顺序,以道路、信念为主题,分设“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杭州篇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杭州记忆”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杭州实践”三个展厅,反映杭州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奋斗史、创新史和自身建设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基本经验,是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知史学史的第二课堂。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党的建立、党的发展,离不开革命前辈在硝烟中前仆后继,离不开无数英雄为祖国解放而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造就了今天的伟业,让人心潮澎湃,让人无比光荣和自豪。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100年的风雨历程充满艰辛和坎坷。我党在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中发展壮大,其过程凝聚着无数革命领导人的智慧和力量。
随后,杭州小分队来到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馆区30号楼,展出了《西子湖畔制宪奠基》基本陈列,主要讲述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让当年制定宪法的光荣历史从档案中走出来、活起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关于在那个1954年发生的故事,了解了制定“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看到了那个影响了我们中国几十年的甚至影响整个未来的第一部宪法起草、制定、诞生的全过程,深刻认识到这部宪法为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奠定了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仿佛也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发展而殚精竭虑的共产党人的身影,深知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付出和心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法律是崇高的,正义是它的内核;法律是公平的平等是它的原则。法律的公平正义可以带来人民的拥护和信仰,使民众认识到宪法是保护自己权利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才能实现治国安邦。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强化宪法意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宪法文化与传统,明确我国宪法制度的历史基础与正当性,敬宪法、爱宪法到懂宪法、用宪法,争取为我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步伐,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伟大历史进程做出贡献。
到丽水,丽水小分队参观走访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寻浙西南革命之踪,承革命人红色之志。通过参观纪念馆内展示的资料,近距离的学习浙西南光辉的革命历史,实地体悟“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纪念馆入口的雕像是红军与当地武装人民握手的场景,雕像下面的九个大字“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这便是浙西南革命精神。进入纪念馆,切身感受到历史带来的沉重感,1935年3月,粟裕、刘英率领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游击根据地。粟裕、刘英充分发挥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一个局部的“革命高潮”。但是,随着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让国民党当局深感不安,多次对浙西南革命根据地进行“清剿”。根据地遭到重创,领导人相继牺牲,大量革命群众被屠杀。在粟裕、刘英的指挥下,四处游击作战,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红旗始终没有倒下,经受住了国民党的残酷“清剿”,直至全面抗战爆发后,浙西南地区的红军部队奔赴抗日战场。产党员们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不负党的重托,深入敌后,面对国民党官兵的“清剿”也要毅然挺进,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才使得红旗在浙西南屹立不倒。挺进师进入浙西南以后,党和红军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从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才使得红旗在浙西南屹立不倒。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照看现实、砥砺前行。在走访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从浙西南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的磅礴伟力,领悟到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精神内涵,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毅然挺进,持有破除艰难险阻的决心,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探索前路的责任,不断奋斗,努力前行。
走义乌,义乌小分队赴义乌开展走访活动,追寻党的历史足迹,重温义乌小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传承红色基因。首先,我们通过申请“义信购”进入义乌国际商贸城,通过走访商户、实地访问商铺人员和国际友人来了解商贸城的历史变迁,感受经济体制改革带给义务人民的变化并探究其变化的背后因素。同时,我们还发现有些商铺上还有“共产党员商位”的标志,共产党员亮身份,是义乌制定市场党建标准的其中一条,亮出的不仅是党员身份,更是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前往了义乌博物馆,通过一张张图片和一段段文字,了解到在党的领导下,自古尚武崇文、士质民勤的义乌人砥砺前行,勇于探索,把义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县,一个革命老区,建设成为享誉全球的“小商品之都”。
从义乌30年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义乌人的自强不息,勤劳奋进,不惧创业的艰辛,敢为天下先的踏实干劲,正是有了这种务实的精神,义乌才能建设成为现如今这座国际化的大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这次参观义乌博物馆的活动,我们加强了对党发展历程的了解,展望了党辉煌的未来,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幅幅红色作品,散发着红色革命的光辉,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催人泪下。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并且在浙江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我们应该学习义乌人的务实能干,更应该积极实践与弘扬浙江精神。在学习上,我们应该锐意进取,善于思考,积极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扩宽我们的知识面。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事一些公益事业,让这个社会洋溢着更多的温暖与爱心。同时,面对着如今复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更要有不惧创业的艰辛,敢为天下先的踏实干劲,传承义乌精神,在盛世中肩负重任,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看余杭,杭州小分队前往科技类、信息服务创业基地——“梦想小镇”。梦想小镇的核心区块东至杭州师范大学,西至东西大道,南至余杭塘河,北至宣杭铁路,涵盖了互联网创业小镇和天使小镇两大内容。“梦想小镇“是新时代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生动体现,是创新之城、品质之区余杭的真实写照。小分队来到这里探寻党史基因、感悟创业精神、学习生态文明、体验历史文化。小分队严格按照各展馆要求完成个人防疫措施,首先在天使小镇延余杭塘河探访了章太炎故居和周恩来家风图片展。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映出了中华民族在悠久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的精神风貌,铸成了伟岸的民族脊梁。延余杭塘河探访途中,建筑不乏简约质朴的江南气息,装潢洋溢着青春创新活力,学习党史主题鲜明、庆祝建党百年简朴而隆重,彰显着奋斗新时代的新方法、新思想和新篇章。
午后,小分队来到互联网创业小镇,正值党迎来百年华诞,余杭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正在小镇内举办。承载着人民重托,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乘风破浪,在沧桑岁月中成长为巍巍巨轮,领航中国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顾历史,我们党经历了一百年的风风雨雨,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应学习党史精神,初心如磐、矢志不渝地,脚踏实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贡献一份力量,逐步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坚信,坚持党的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指引下,我们定能绘出更美好的明天。
品安吉,我们走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诞生地安吉余村,现场参观学习。在文化礼堂观看了“坚持‘两山路’,奋进新时代”的专题纪录片,进一步了解“两山”理论的诞生背景与科学内涵,深化了对“两山”理论的认识。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余村村容村貌、发展历程、风土人情与生态产业,切实感受到十多年来余村绿色发展的巨大变化与切实成效,体会到习总书记“两山”理念在安吉的生动实践。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两山”理论,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有了更直观和更深刻的理解,亲身领悟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环境与资源学院的一员,必将应用所学知识技能为祖国生态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牢记习总书记所托,保护环境发展生态,为创造景美人和的中国而努力奋斗!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100年峥嵘岁月,100年奋进征程,100年前,在嘉兴南湖的的第一条小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在100年后的今天,已成为一个在全国执政七十多年,拥有3000万名党员的大党;当初积贫积弱、百业凋弊、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抗击日寇、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在100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百业昌盛、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铭记可歌可泣的红色过往。正如魏征所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历史便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每个人都不能忘记过往那段屈辱又悲壮的红色历史,无论是风云时刻,还是繁华之下。
同时,需以躬身入局的实践来把握现在,勇敢展望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未来。文化不仅仅是物品,也不仅仅是事迹,留给后人最重要的是内在精神。传承的关键在于将精神身体力行。学习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怕困难、敢于走前人未走过之路的探索精神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习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战士们,发扬红色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将是青春和生命献给国家反分裂斗争;学习义乌人民不惧创业的艰辛,敢为天下先的踏实干劲,发扬了红色文化中的勤劳奋进、艰苦奋斗精神;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无数科技创新者的求真务实、创新图强的实干精神;学习绿色引领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环保精神。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百年前红色力量是星星之火,百年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点点星火,全国人民融在一起,共同传承红色文化,实现中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4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