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采访81级优秀校友党员胡传志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陆逸晨

从省立安徽大学到如今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自1928年建校以来,走过了近百年的岁月。为进一步了解过往岁月,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于实践第七天邀请到了,安徽师大中文系1981级校友胡传志,追随前辈足迹,回首师大岁月。

胡传志不仅是在安徽师大度过了本科时期,还曾任文学院院长一职,在安徽师大留下来美好的回忆。

胡传志向记者回忆到,在本科期间,他在赭山校区,教室的前面是赭山。从教室,能够看到几棵非常大的合欢树。合欢树会在初夏时期开出很漂亮的花,白天张开晚上合起来。看着满树的合欢花,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师大的美丽。胡传志表示,除了美景,师大的魅力还在于,在当时全国排名前列的图书馆。为阅读更多的作品,胡传志每个月都会用一个黄书包,背一整包书回宿舍,那是他充实的大学时光。胡传志提到,文学类学习方面是需要课外知识的辅助的。如果不读,专业知识方面是不够的。像《牡丹亭》、《镜花缘》等这些文学作品,胡传志中学时是没有读过的。他们教材上面只有那么短短的一张,很小的篇幅,如果不花时间去精读,就无法理解文学史上的内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胡传志渐渐发现了文学世界的精彩,也渐渐地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在安徽师大的青葱岁月里,胡传志影响最深刻的,是与同学们相处的种种。他回忆到,当时的寝室是十个同学住在一起,每天晚上会有一个叫半夜谈的活动,就是寝室的同学之间在聊天。因为同学们来自于五湖四海,有不同的经历和见闻,当时没有网络,那么“半夜谈”就成了增长见识的好机会。在胡传志大学期间,突发阑尾炎,同学们用板车将他推到医院。这是大学时代非常珍贵的回忆。

多年以后,胡传志回到安徽师大任院长一职,他向记者表示:“安徽师大是我的母校,这些美好的东西是我所留恋的,这种留念不是物质资料能够代替的。”在安徽师大,老师的教诲让他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余恕诚先生,是胡传志本科时的老师。在他眼中余老师是谦谦君子,为人特别厚道。余恕诚先生的教案非常让震撼,一首诗歌,他可能有三稿教案,还会加很多批注。这让他认识到,上好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要下功夫。这些老师,胡传志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标杆、一个学习榜样,是一个精神上的领袖。

在这些老师的教导下和胡传志自己的经历中,他在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上有了自己的态度。胡传志提到,首先是做人,做人不能够很计较,要有奉献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然后才是做事,不能把自己弄成书呆子,什么事都不会做。做事,要尽量锻炼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对于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发挥党员的作用。胡传志回忆到,他们当年高考用的是纸质版,中文系的领导给他安排了重要任务,保管高考试卷。那时候特别热,没有空调,只有电风扇,要呆在里面24小时。胡传志明白,他是一位党员,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要有很好的党性原则,要有很多的廉政意识。最后,是做学问,他表示,作为大学老师,第一肯定是把课上好,这是一个不断的探索提高的过程。所以,有时候,大家必须要淡薄一点,放掉一些利益的东西,做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这不仅是对个人有意义,更是对学术界有意义,他觉得这是作为教授应该做的。在总结、继承前辈学者优良传统的同时,也是后人的宝贵财富。

最后胡传志,向当今的安徽师大学子提出建议:大学四年时间非常宝贵,要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去阅读去学习。课堂学习只是大学学习的一部分,课后的阅读至关重要了,一定要把握重点。把自己的基础打牢,这样才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1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我之名,诵读我心 ——“追希”特色课堂之朗诵课

赋予文字灵魂的是人。汉字与汉字拼接组合,可以是归心似箭的思乡情切,可以是壮志未酬的满怀豪情,可以是你侬我侬的恩爱纠葛……朗读汉字,将自我将设身处地,体会汉字中的真情实感,触……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称呼里的故事 ——“追希”社会实践之小小感悟

称谓,有长者的期许,有家族的传承,有父母的疼爱……姓名称呼,三两个方块字里,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追希”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看着队员们一个个收获了新的称号,这是新……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走廊声色有感

人群带来喧闹,有孩子的地方就充盈着欢声笑语。孩童的天性注定了他们不会被狭小的四方天地所束缚,走廊也在日常绽放着不一样的烟火。喜欢在走廊上蹦跳着的人儿,也就慢慢爱上了教室外那……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回忆初心

我曾经期待着,我怀着美好的心情,站在讲台上,期待我能成为孩子们最温暖的校园回忆,遥望着目送我的学生远走成人……我曾被温暖过的岁月,想要小心翼翼地反哺滋润孩子们的人生。教师,……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可爱的人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一群可爱的队员在默默地付出着。“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的十天旅程即将到站……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趣味英语课堂

“你和我,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哪怕在天涯流浪,举头同望一轮明月,就能找到故土带来的眷恋,这就是文化的纠葛,这就是文明的赓续。当机械的齿轮开始契合滚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里……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升旗有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在平石小学的半空。这会是本次“三下乡活动”“追希”社会实践队十天来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也是最后一次。操场上……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孩子们的娱乐

形容童年,会用肆无忌惮、会是天马行空、会有无拘无束、会说多姿多彩。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没有世俗的污浊,也没接触生活的沉重,无瑕透彻,一点点惊喜就可以开心上一整天。孩……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秦田:长风破浪,一往无前
不忘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足迹,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实地寻访了师大优秀校友秦田,听她讲述作为党员和教育者的担当和坚守。奋斗拼搏,汗水铸就成功从学生到老师这一身份转变的过程中,…
西北大学文遗调研团旬邑分队——躬行考古事,调查出真知
到考古发掘现场,“豳地遗风今何在,手铲之下释公刘”的横幅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诗经·大雅·公刘》有曰:“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史记·周本纪》:“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经史学家考证,古豳之…
刘淮宇:航天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7月25日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校友访队实地走访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编辑部副主任、安徽师范大学2007级校友刘淮宇,听他讲述与师大的点滴故事和身为航天人的宝贵经历。花津河中水,清可濯吾缨记者了解到,20…
[红色寻访] 李霞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初遇师大开新章,奋斗学习筑成长值得探索的神秘、不知所措的茫然、整洁硕大的校园构成了李霞光对安徽师范大学的初印象,怀着对校园和大学老师的敬畏的情绪他在2006年的金秋步入师大。在安徽师大“厚德重教博…
风起琅琊,再续前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实施了多年,但对大学生来说,这个概念似乎离我们很远。这个七月,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琅琊调研团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调研,书写一段…
追寻红色足记,筑梦红色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周年,这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百年却仍需风雨兼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了更好的让青年一代了解英雄先烈、学习革命文化、感悟红色精神、更好及更高层次的提升…
西北大学三下乡——石峁台堡犹在 遗产保护何如
建党百年,亦是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文化遗产学院青年师生以“文化中国小分队”的形式走进西安市、榆林市、旬邑县等城乡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线上调查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综合分析文物挖掘、遗址展示、文物…
故事未完,再续琅琊
设计师杨红强曾说:“选择朱家林村进行乡村振兴就是因为看中了她特别“穷”的特色,这里是中国最广大农村的典型代表”。经过近五年的发展,朱家林村焕然一新,村里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脱掉“…
【暑期社会实践专题】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时代责任​——南工程学子深入了解红色遗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
耿天玉:采得百花成蜜后,身正为师树榜样
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于7月16日实地走访师大优秀校友耿天玉,听她讲述作为一名教师和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且将热血付青春,朝气蓬勃展亮色记者了解到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