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徐乐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讨汉字的起源,并给孩子们介绍了造字方法之一的象形字。课堂的最后队员调动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我爱中国”这四个汉字表达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映山红”暑期实践团队开展此次活动旨在加强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自觉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

队员从汉字的起源入手,给小朋友普及汉字的基本知识“汉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殷墟甲骨文,是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而又完备的汉字,是商代人使用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听到汉字的悠久历史,孩子们的眼中溢满好奇,紧接着队员循循善诱,让孩子们猜测汉字是如何产生的,孩子们立刻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在孩子们的讨论中队员了解到很多大一点的孩子只是听说过仓颉造字。对于这种说法,队员先是和小朋友们介绍了仓颉这个人——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巫史,巫史这个职业,相当于今天的社会精英,这个人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接着队员向小朋友们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汉字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会是由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吗?孩子们一致摇头否定。于是,队员告诉孩子们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而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汉字极有可能是由以仓颉为首的巫史集团共同创造出来的。

(图为队员给孩子们讲解汉字的起源。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昕 摄)

关于汉字起源问题,队员先是介绍汉字的基本知识,了解到孩子们对汉字起源的认识后并不直接否定仓颉造字说法的错误,而是以反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思考探索,进而推翻这个说法,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锻炼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介绍完汉字的起源,队员又给孩子们讲解了汉字造字方法之一的象形字。队员首先以通俗的话语让孩子们理解象形字含义——象形字就是根据事物的形状,通过描摹勾勒事物的外部线条来创造汉字的一种方法。为了让小朋友们更直观感受象形字,队员举出了几组象形字:有景物如日、月、山、河等;有动物如:鸟、龟、鹿、象等;有与人相关的如人、伏、囚、尿等。队员或写出现在的字形,让小朋友们猜它的甲骨文的象形字形,或写出这个字的甲骨文象形字,让孩子们猜它现在的字形。这种类似猜字谜的形式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象形字的魅力,队员讲完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在轻松愉快的“猜字谜”游戏后,队员随后引导孩子们一起总结象形字的优缺点,指出象形字虽然有易于辨认的优点,但是存在并不能表示所有的字,尤其是抽象的没有形体的字的缺点。

(图为队员和小朋友们关于象形字“猜猜看”的互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昕 摄)

书法课的最后,队员给小朋友们布置了课堂作业,让小孩子们自己设计字体来表达“我爱中国”这个主题。孩子们对这个作业十分感兴趣,纷纷拿出画笔专心设计。队员们将孩子们的作品收上来后发现孩子们的创作充满奇思妙想,千姿百态,有的小朋友用长城这个宏伟建筑借指中国,有的用中国的版图形状大公鸡来借指中国,还有的则模仿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将多个“人”放入一个封闭式的“口”中来寓意许多人聚居在一起,众志成城就组成了我们繁荣强大的祖国······

一页页纸张上孩子们青涩稚嫩的笔画勾勒的是心中的祖国,传达的是赤子的爱国心。在书法课结束后,仍有很多小朋友询问队员下次的书法课是什么时间,可见汉字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们。

(图为小朋友构思“我爱中国”汉字形体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昕 摄)

特色书法课程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汉字的魅力,调动了孩子们学习书法知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让孩子们将来可以自觉的担当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36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正月十五端面灯

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曲阜师范大学万象更新寒假社会实践小队在山东省泰安市西南望村里感受当地浓厚的元宵节习俗。俗话说:“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农村的正月十五极…… 李怡潇 郭彤彤 薛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江苏宜兴乌饭

为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儒风凛合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江苏无锡宜兴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在宜兴,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种特殊的美食——乌饭,就如其名,是…… 王馨瑜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泰山石敢当

中华上下五千年,英雄好汉辈出。曲阜师范大学儒风凛合寒假社会实践小队于2023年2月2日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西南望村,了解当地人们口中的石敢当文化。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 郭彤彤 白佳 薛云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闽派古琴

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象征。早在《诗经》的《国风》中就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章句,古琴在中国有近3000年的历史。闽派古琴艺术自清道光年间形成,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闽派…… 黄曦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岱庙——古代艺术博物馆

为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万象更新寒假社会实践小队于2023年1月30日来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参观当地有名的岱庙,学习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岱庙,旧称“东岳庙”,…… 于梦媛 白佳 郭彤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岱庙,一座奇妙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为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儒风凛合寒假社会实践小队于2023年1月30日来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参观当地有名的岱庙,学习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岱庙,旧称“东岳庙”,…… 于梦媛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让孝心得到回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为了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牢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2023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万象更新社会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西南望村对“…… 李怡潇,于梦媛,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祭祖,让思念得到慰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为了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牢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2023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风凛合社会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西南望村对“…… 于梦媛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助力文化宣传,传承土家族文化瑰宝
听传统民族音乐,赏千年民族风采,忆中华历史底蕴,品中华文明璀璨。近日,为了宣扬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的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我院的六名大学生赴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
弘扬革命情,再踏新征程
为踏寻红色足迹,探访红色故事,感悟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将红色精神发扬和传承下去。8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成员刘舒媛同学参观和探访了古汉台的革命史迹陈列室,了解古汉台璀璨的…
探寻醉美和村,社会实践初体验——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三下乡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我和同学成立了在李文河老师指导下的“和村调研小队”社会实践团队,并于7月20日-25日到和村进行实地考察…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