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 新闻稿
志愿服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一是有助于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二是有助于优化政府治理体系,协同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在政府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市场失灵的领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的特殊优势,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成为优化政府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三是有助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们每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在实践中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就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这一重要论断把握时代特征,为拓展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新局面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为社会治理理论研究、规划编制、体制创新、力量部署、资源保障划出了重点。
基层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更是一个国家治理层级的概念。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党的领导下,运用包括政府在内的多种力量向基层辖区居民提供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利益协调、矛盾纠纷化解、创造平安和谐舒适生活环境的活动。
基层社会治理与基层政府治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共同点都是对基层公共事务的治理,不同点在于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有所差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强调的是社会力量,基层政府治理的主体是政府。基层社会治理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但更多强调的是社会力量的参与,而不是政府直接治理,更不是包办代替。从治理对象看,基层政府治理主要涉及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项,而基层社会治理主要是社会领域的事务,两者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因此,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自治性,需要在党组织领导下实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是直接面对群众,事务琐碎复杂甚至艰巨繁重,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社会既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地域空间,也为社会治理提供基础单元,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文化娱乐等都发生在这里。随着城镇化和市场化深入推进,城乡人员流动、职住分离、各种利益关联交汇、多种服务需求旺盛,以党政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城乡基层自然成为人们居家生活、公共服务的最基础平台,成为社会交往、利益关联的最前沿阵地,成为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预防化解的最源头防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0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