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电“小手炉”2021年“三下乡,返家乡”:“走进烈士陵园,探寻红色基因”调研报告

来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 作者:故事长满天涯海角

作者:梁浩楠 李创 蒋雷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电子与物联网学院重庆 400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红色基因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就要求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巩固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根基,永葆党的性质、宗旨、本色。由重电“小手炉”“三下乡、返家乡”实践调研小组,来到重庆市涪陵区堡子城公园烈士塔,了解当地烈士陵园情况。并通过实地采访与考察等方式对当地红色文化有了一定了解。

【关键词】红色基因 ;传承;三下乡,返家乡

1“三下乡、返家乡”活动开展背景及前期工作

1.1活动开展背景

红色基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红色基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将其与当代德育相结合,有助于丰富德育的内容和载体,促进以德树人目标的达成。红色文化是以德树人的有效载体、有效介质和有机构成以德树人旨在发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改良教育对象的思想,使其明白应成为什么样的人。德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立德是树人的前提,以德是树人的一个途径。红色教育体系利用大量红色基因资源和典范来影响人、教育人,具有相对成熟的教育范式。

1.2前期工作

为扎实有效的开展暑假“三下乡、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加大返家乡的宣传报道力度,提高新闻稿的质量。电子与物联网学院举办了动员大会、新闻知识培训会、安全实践教育。

本次参加培训的人员有电子与物联网学院团总支书记,各团队负责人、指导教师与队员们。在培训中,队员们进行了团队分工,指导老师协助指导队员们构思活动开展,为队员们讲解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讲解新闻稿撰写方式,照片、视频拍摄要求,并加强了安全教育,嘱咐队员们在活动中注意做好防疫措施。随后,为队员们配发了统一的帽子与臂章作为队员们的

2调研目的

为更好认识和探寻团队成员的家乡重庆市涪陵区的红色文化,进一步加深涪陵区居民对本地红色文化的知晓程度,发现在现当代社会传承红色基因所存在的问题与阻碍,得出为传承与发扬家乡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的方法策略。

3调研意义

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用文化基因的相关理论,对红色基因做出学理上的分析,认为在红色文化的诸多现象中,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规定,规定了红色文化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本质,这就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遗传密码,主要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理论,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优良的传统作风,高尚的道德品质红色基因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理合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结被更麦、成为社态士义先进文化的重更立化基因构成。有的学者指出,“红色基因”是构筑共产党人坚定思想防线的重要精神内核,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对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传承。

4烈士塔概况

涪陵区烈士塔坐落于涪陵城堡子城公园是涪陵区集自然生态、康体健身、革命传统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城市公园,是广大市民休闲、健身、休憩、娱乐的活动场所,地处涪陵江南片区城市中心,毗邻区政府,于1996年动工修建,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全园占地90亩,绿地面积80亩,绿地率近89%。经过十几年不断完善和改造升级,该园已经成为涪陵城江南片区功能相对完善的开放型城市公园。

5烈士塔重要事件

在涪陵江北剿匪战斗中,先后有14名解放军牺牲在珍溪,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一直缅怀牺牲在这里的解放军战士。

就在发生刀匪围攻解放军战士当天,地方工作人员就组织附近老乡打扫战场。老乡们将受伤的解放军扶上船送到涪陵医治,将牺牲的解放军战士遗体背抬到张爷庙里,请当地文化人廖伯齐辨认番号姓名,并在木牌上写上标记。1952年,在杨柳湾掩埋烈士的地方立起了石碑。这14名英烈是刘孝忠、刘先良、陈福德、徐全胜、陶坤、洪贵亮、杨怀吉、谭道祥、伍初堂、赵华山、李清和、杨林、徐天书及谢阿乾。他们来自河南、湖北、陕西及四川等地。为了便于对烈士们的永恒的瞻仰纪念,1975年10月,地方政府拨款在珍溪方家二组一个叫“神仙口”(今珍溪镇华山街与临江路交汇处的涪陵十二中附近)处,重修一座占地一亩许的青砂石为主的烈士塔。塔上撰写有碑序,并题刻有烈士姓名、籍贯及生前所在部队的番号等,还将烈士的遗骨迁来安葬于塔内。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就读于涪陵十二中时,课余时间也时常到烈士塔,瞻仰为共和国光荣牺牲的解放军战士,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2012年初,地方政府多方筹资,投入200余万元,将烈士塔整体搬迁至东桥村彭家山上。在这座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烈士陵园里,除有宽阔步道和宽广的广场外,还有书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纪念碑下部为四副浮雕,基座上除题刻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题词之外,还题刻有烈士姓名籍贯及部队番号,以及碑序等内容。如今,这里不仅是革命先烈的长眠之地,更是人们登高凭吊怀念的好去处,成为地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

6涪陵烈士塔存在的问题

6.1缺乏知识型人才,人文性尚未形成

成员对烈士塔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问,发现以红色文化为宣传中心的涪陵烈士塔,正式导游仅有2名,实习导游一名。在经过交流后,我们得知当地导游仅需通过关于涪陵烈士文化的测试即可通过,成为当地导游,带领游客参观。相较于其他景区导游,涪陵烈士塔对于导游本身的知识性要求并不高。同时,当地的红色文化并未形成人文性,尚未渗透到基层百姓的方方面面中,这也与知识型人才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知识型人才是关键一环,不仅是对于拥有深厚红色基因的涪陵烈士塔发展而言,更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蓬勃推进而言的。

6.2资金来源有限目前、大多红色景区除财政拨款之外,收入主要以门票为主。其他如购物、餐饮、住宿、娱乐等旅游收入非常有限。由于没有门票之外的其他资金来源,且门票价格普遍较低、所以景区多以被动发展为主。从整体上削弱了景区的竞争力。

6.3没有充分使用当地的红色资源

队员在考察后了解到涪陵当地有许多的英雄烈士的红色故事,如李蔚如、钟善铺等十六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但烈士陵园却没有将这些红色故事系统化的介绍给游客,导致了游客对烈士陵园的了解程度不够,这样就无法打造出拥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不利于对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7针对涪陵烈士塔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7.1整合红色资源,打造本地特色红色文化

首先,把发展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结合起来、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文物景点与非文物景点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旅游区、旅游线、旅游点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其次。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抓紧时间向社会特别是老干部、老红军、烈士遗孤广泛征集文物史料、并加以保护、合理利用。使革命文物的展示更加丰盈,以便更加深刻地教育后人。最后。把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放在同重要的位置、做到既见景、又见思想、见精神,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传承红色基因。

7.2提高讲解员的讲解质量

针对有的红色旅游景点在讲解时与史实有出入,内容不够严肃的问题。国家旅游局应该对全国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和讲解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水平、规范其讲解内容。红色景区景点导游词要尊重历史事实、统一编写、严格把关。要做到严肃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用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展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7.3加大对红色景区的支持

据队员调查了解涪陵区烈士塔处于刚发展阶段,资金不充裕导致了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政府应当出面对烈士塔上的基础建设进行维修,加大对红色旅游景点政策支持并且要充分利用红色品牌效应,主动扩大对外宣传,采取各种灵活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投资集团与个人的投资、从制约本地旅游发展的食、住、行问题人手,逐步优化、提升区位条件、打破制约本地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0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个人实践队:体悟民俗魅力,传承优秀文化
个人实践队:体悟民俗魅力,传承优秀文化为深入了解青岛市黄岛区民众的传统民俗,感受近代时期民众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个人实践队开展了“体悟民俗魅力,传承优秀文化”社会实…
山东科技大学“青春乐‘普’”实践团队:追寻红色足迹,建设新时代农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科技大学“青春乐‘普’”实践团队在临沂市莒南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推普选址-沂蒙红色圣…
河南学子三下乡:防溺宣讲感悟
经过一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深入基层、不断走访,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的防溺水知识宣讲活动,在村民及儿童中产生不错的反响,提高了儿童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夏季炎热,社会实践初期,不少孩子都来到河…
安农大学子:青春丹心争向党,深入茶农解民生
为庆祝祖国百年华诞,深入学习和践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切地了解乡村振兴政策下新技术和现代农业结合的现状,安徽农业大学赴黄山市黄山区潭桥镇实践团于2021年7月18日抵达…
江河涛涛系民生,水源污染共防治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环境工程专业徐升老师、刘敏毅老师和…
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筑梦小屋
7月19日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团队在赵村第一小学开展防溺水•防诈骗•防山洪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张增辉老师将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进行总结,并逐条向学生…
河南学子三下乡:走进基层,为儿童安全保驾护航
经过一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深入基层、不断走访,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的防溺水知识宣讲活动,在村民及儿童中产生不错的反响,提高了儿童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夏季炎热,社会实践初期,不少孩子都来到河…
重电“小手炉”2021年“三下乡、返家乡”: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
作者:梁浩楠李创蒋雷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提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担负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现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小手炉”2021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团总支具体实施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积极开展“三下乡、返家乡”实践活动,2021年,学院团总支在开展全院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选拔…
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资助圆梦,助力乡村
为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高校大学生国家资助政策的认识,有效促进政策落实和提高政策效果,7月15日,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支教志愿者团队,在鲁山县赵村走访宣传,积极与当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