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宜昌社会实践团队在湖北省宜昌市完成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学习与感悟红色革命精神。该团队主要奔赴了三处地点,一是宜昌烈士陵园;二是宜昌大撤退纪念广场;三是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每处都有新的收获与体会。
首先该团队在宜昌烈士陵园进行了三天的参观学习。第一天该团队主要围绕宜昌烈士陵园的外围革命故事景点进行感悟学习。在进入烈士陵园之前,该团队穿过了东山公园,在东山公园里,一架名为美龄号的飞机,是宋美龄同志的座机,八十年代从部队退役。尽管站在远处观望,这架飞机一下就抓住了该团队的眼球,给队员的第一感觉是它是如此的坚固而又美丽。这架飞机是时代的产物,它将该团队拉回了那个年代,展现它在革命中的风采,诉说它的故事。进入烈士陵园,还没走一百米,顺着往上的长阶梯望去,一纪念碑庄严的矗立在顶部,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高达22米,该团队并不是景仰纪念碑的高大,而是景仰着其背后的革命烈士门,他们用血肉铺出了革命的道路,仰望着纪念碑上台阶的过程每一步都是沉重的。顺着纪念碑往后走是一片陵园,当时还下着小雨,烘托出一种沉重的气氛,该团队无言的走在这些烈士的石碑之间,低下头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在心中默念一遍可能就是该团队缅怀这些先烈的唯一办法了吧。旁边的一块大石板上记录下来的烈士名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宜昌革命的胜利少不了他们每一位,他们每一位都是值得我们用心无敬佩的。
第二天与第三天该团队用心参观了宜昌革命烈士纪念馆、英烈堂和战史馆。通过两天对宜昌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参观学习,队员们发现该纪念馆主要分三个主要方面来向人民展示众多革命烈士的伟大。这三个方面就是革命烈士们的名字及其伟大事迹;当时日军毫无人性的残酷;当时战争条件的艰苦。有众多的烈士都是为了保护革命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在日军毫无人性的掠杀下,用比较差的武器装备与他们搏斗,就算是被俘虏了,被拷问了,也绝不动摇他们的愤怒已经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在这些烈士当中,最小的竟然只有十二岁,那些当时的日本军队,不仅掠杀无辜村民,尽然还将他们的头看下来扔进粪坑里。当时该团队队员们看到这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迸发出来,日军的底线远比大家想象中的要低,根本就没有一点人性,这种屈辱我们中国人绝对不能接受。在被这样的欺压下,当时人们的怒火可想而知。通过参观纪念馆,心情可以说,更多的是愤怒,同时也能很强烈的感受带革命烈士们坚贞不屈的精神。如果说不去纪念馆现场感受一下,根本不会体会到这么强烈的感觉。这种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在当时需要,在现在的新时代也需要。今后为了不会再收到这种屈辱,广大青少年要将其牢记于心,传承革命精神,坚韧不拔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下去。
第四天和第五天,该团队参观了宜昌大撤退纪念广场。1938年,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从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涌向四川。10月25日,武汉沦陷,撤退潮一时达到顶峰。10月23日,卢作孚亲赴宜昌调度大撤退事宜一长江上游还剩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较大轮船尚能航行,过后便是漫长的枯水期,大型设备根本无法入川,也就是说,所有的人和货都必须在40天内运走。而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卢作孚和他的这个团队完成了。这一次天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中国抗战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恰如习近总书记所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该团队体会到他们也要铭记革命先烈们所抛洒的热血,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继续向前奋斗!
最后两天,该团队在三峡大坝景区度过。三峡大坝是国家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作为工学院的学生,来宜昌必须要去参观学习这一伟大工程。三峡大坝不光可以防洪,在交通与发点方面也是非常强大。在了解完三峡大坝各种功能的原理之后,该团队不禁感叹如此宏大的工程能够完成得这么好而且功能还能保持强大,可见在他背后的那些工程师们是多么的强大。我们无意间在三峡的某块宣传板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确如此,中国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受到他国的欺压,才能够彰显国家的强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也是三峡大坝工程的一个理念,这警示该团队在开发新技术,强技术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保护生态环境永远摆在第一位。
通过这七天在宜昌的时间学习,该团队深刻体会到了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不易,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烈士精神,也参观学习了三峡大坝这样的大工程。该团队深知他们现处于的这样一个时代来之不易,为了今后更美好的生活,为了更强大的祖国,该团队应该力所能及的将自己的力量用在新时代,传承革命烈士精神,向着更加美好的时代前进!
文字:工学院赴湖北省宜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李坤爽
摄影:工学院赴湖北省宜昌暑期社会实践团 黄涵雨
审核:工学院讲师 郑红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9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