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品悟真理味道,汲取奋进力量——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义路有你,红色共承”分队
2021年7月10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义路有你,红色共承”分队来到义乌市分水塘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地、首译者陈望道同志故居,探寻真理的味道。通过参观陈望道故居、望道展示馆,成员们了解了先辈们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故事,感受到了共产党人沐雨栉风、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坚定向前。
1920年2月,刚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陈望道应《星期评论》之邀,回到家乡义乌分水塘村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了能全身心翻译马克思主义原著,他躲进了离住宅不远处的柴屋里。屋里铺着一块板,两条板凳,一盏油灯在昏暗中摇曳。山区早春的寒风吹进年久失修的柴屋,冻得陈望道手足发麻。除了母亲送饭时的短暂停顿,他几乎是马不停蹄。他如此专注,以至于将写字的墨汁当作是母亲为他蘸粽子准备的红糖,吃得满嘴黑墨却浑然不知。母亲问他够甜吗,他还连连说:“够甜,够甜了。”1920年4月底,他在这间柴屋里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翻译。
回望1920年,年轻的先进知识分子陈望道,把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思想传入中国,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生。回首百年,义乌分水塘那间拆房里摇曳的火苗,照亮了中共共产党百年前行路,使我们当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这本薄薄的册子,为引领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观望道展示馆时,有一条回顾陈望道先生生平的时间轴。陈望道先生的一生,不仅仅是一个少年成长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者的故事,更是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燎原的伟大历史。百年前的中国,列强入侵、内忧外患、民族危亡,“救亡图存”的呐喊回荡在神州大地,显得格外痛切。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建立起了民主共和制度,然而,民族危机犹在,国家前途未明。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生惊雷在中华大地炸响,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生。
作为后辈的我们,满怀敬意来到先辈的故居,感受那段光辉的历史、学习英雄不朽的精神。如今,陈望道先生的故乡——浙江义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2006年,“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正式对外发布,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又一重量级指标,为义乌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助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后的义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逐渐富强的一个缩影。站在分水塘的那间小小的柴房里,历史和现实在此交汇,勇敢无畏的先辈们的呼唤,穿破时空,在我们耳边久久回荡,激励着我们这群新时代的少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6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