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乡行实践队前往歙县徽州古城老胡开文墨厂进行了徽墨文化的学习调研。
一两黄金一两墨。好的徽墨书写的字画,落字如漆,千百年不变,伴随天然草药香,越写越有韵味。早在在古代便有文人把佳墨比作将士的良马,连苏轼在偶然使用徽墨后,从此非它不做词。好墨的金贵,贵在手艺、心血和时间。
队员在墨工方师傅的带领下,参观了徽墨的制作过程:点烟、和胶、制墨、晾墨、修墨以及填彩等。先用草灯点燃桐油,灯上扣一瓷碗,让烟熏在碗里,冷却后扫取烟灰,这是制墨的第一个步骤;在参观中能看到许多呈圆饼状的墨,这些就是练好的“烟”与中草药和用牛皮和鱼鳔慢熬成胶物搅拌均匀后放到铁臼里面进行捣研、揉搓得到的初制墨;再由墨工师傅们对其进行数万次的捶打,这一过程最为枯燥,也极耗体力。之后这些墨胚被送入制作间由其他墨工进行修墨其中包括称重、入模、压制、定型等,之后就是长达半年的晾墨、阴干环节;晾墨环节结束后,一般会由女墨工进行制墨的最后一个步骤:雕刻描金,雕刻图案一般有山水花鸟、亭台楼阁,不仅雕出好形,更要雕出好意。
在手机、电脑普及,书写成为奢侈的今天,墨已经远离普通人的生活,制墨的人也屈指可数。据介绍,作为中国唯一一位国家级徽墨传承人,周美洪师傅自打记事起就一直待在厂里。如今,闭上眼睛就能知道哪块墨好,哪块墨差。老胡开文墨厂的产品有上千种,即使是最便宜的3元一块的墨,制作周期也要一年以上。周美洪师傅曾说:“一个企业,你的市场不要老是盯到那个奢侈品,你一定要知道的就是老百姓用得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千家万户。好酒不怕巷子深,要有好东西,你要熟能生巧,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个梦。”
通过此次学习调研,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徽墨即是徽州文化的物化表现,也是徽墨传承人世代守护的瑰宝。这些民间的老墨工朴实传统的手艺才是真正的文化技艺。如今,徽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制墨技艺的传承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与任务,每位传承人都是无价之宝,每项传统技艺都是民族瑰宝。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有义务去弘扬与传承众多优秀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2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