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5日,徐州工程学院“让历史文化潮起来,红色文化活起来”暑期“寻忆红色”社会实践团队中的南京雨花台实践小队和江阴实践小队前往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和江阴市江阴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了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为了深入大众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红色文化精神对于大众的意义和价值,小队设计并分别总结了《雨花台烈士陵园调查问卷》、《江阴渡江纪念馆调查问卷》两份调查问卷。团队以此为基础进行红色地址的参观与寻访,为随后红色文化的传播,红色文化在人们心中的深刻印象打下了基础。
报道一:雨花台烈士陵园(作者:陈瑞 图片拍摄:陈瑞 陈青)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巍峨壮观,碑上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纪念碑前的烈士铜像眼神坚毅,神态严肃,即使双手被铁链所束,但依旧昂首挺胸。纪念碑下红花与绿草组成“忠诚”二字,和平鸽于广场飞过。广场前的倒影池清澈见底,纪念桥上的两旁铺满雨花石。实践小队深入了解雨花台烈士陵园后,感受到了烈士的刚强不屈,如此革命精神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要学习与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图为南京疫情前实地拍摄)
在与长辈的交流中,实践团队了解到,父辈那个时代的生活不是太好,每天除了上学还需要干家务,干农活。往上一代的生活条件更是艰苦。而对于和平,更是相当的来之不易,是革命烈士用血和汗去换取的。他们还认为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人们的宝藏,时代虽不似以往但它给予了人们红色文化精神,不应该让红色精神随时代而变化,并且鼓励我们青年应当自强,要不断学习,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图片为团队成员寻访过程中所拍摄)
报道二:渡江战役纪念馆(作者:陈青 图片拍摄:滕柏泰、吴晓飞)
渡江战役纪念馆,这是一座融合古今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群,庄重古朴,气势雄伟而肃穆。走进革命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花和绿树簇拥着的一块巨石,上面篆刻着江阴籍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题写的“江阴革命烈士陵园”8个大字。前行数米,是绿色小刺柏组成的“浩气长存”4个字,把人带进瞻仰烈士前特有的凝重肃穆的氛围之中。西侧是1100平方米的渡江战役纪念馆,1999年4月开馆展出,通过声、光、电现代布馆手段再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场面。展馆紧扣渡江这个主题,以准备渡江,迎接曙光,策反要塞、雄师过江、追歼穷寇、古城新生这6个部分的内容,反映了整个波澜壮阔的渡江战斗,突出了江阴渡江战役“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胜利”的特点实践小队深入了解渡江战役纪念馆后,才明白革命烈士的奉献之伟大,身上留着革命的血液,那份无私与不屈的意志应传承。
(图片为疫情前实地拍摄)
(图片为疫情前实地拍摄)
小队成员访问一位老奶奶,询问其年龄,奶奶说道:“80岁了”,是啊,奶奶都80岁了。那时候的艰苦,不是现在所能切身感受到的,老人织布给孩子穿,家里无田无地,靠租地种粮食而生,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到了三亩半地,而田地也只是用于简单的粮食种作。没有现在的细食。奶奶现在依旧那样的健朗,那样的乐观,应学之,不断勉励。时代给予青年最好的物质条件,国家在昌盛,民族在复兴,青年当不断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
(图片为团队成员寻访过程中所拍摄)
(图为团队成员于活动中所拍摄)
随着时代地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红色文化在人们心中应随着时代地发展而发展。传播红色的方式应融入时代特色,时代的新模式去吸引人们去关注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精神。而不是将其忽略。只有将优秀的红色文化精神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历史文化潮起来,红色文化活起来,人们才能不断地从历史及红色文化中汲取正能量,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小队在本次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不断地辩证思考问题。实践小队设计问卷,总结归纳,带有目的性的去学习了解红色地点,寻访前辈,将红色文化精神通过短视频APP的方式进行传播,探索短视频平台对于红色文化传播的渠道方式,充分意识到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播与了解对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为其传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3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