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年传承,徽墨留香

来源: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探索徽墨文化与发

盛夏的滚滚热浪来袭,却档不住经管学院实践小分队的脚步,202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如期而至。由孟丹妮、李钰莹、张孟凡、董晓学、焦雨彤、赵美婷六人组成的侠客行小分队就是一例,她们赴安 徽黄山,围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开展了本次实践活动。 在现代科技日益成为城市文明的窗口的背景下,她们利用暑期时间,回到徽墨发源之地,返璞归真,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1915年,徽墨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近现代以来,受到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书写习惯的改变等影响,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在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下,千古墨脉从未断绝。2006年,“徽墨制作工艺”申报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徽墨为代表的传统工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断创新,古老的工艺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正式开始之前,小组前往当地旅游局,进行实地的考察研究与相关数据的采集,与此同时,也可以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其相关知识,更好的为徽墨文化的传承问题做出一点小贡献,这也为后期采访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旅程第二天早上,小组同学在精心计划和组织下安全到达古城墨砚博物馆,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是从事徽墨、歙砚雕刻艺术作品及资料收藏、展览、陈列、研讨、交流等活动的民办博物馆。在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观览了博物馆内各类歙砚、徽墨以及各种雕刻艺术品,了解了徽墨文化的历史底蕴,并与居民畅聊他们的生活和对徽州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看法,小组同学们被普及到了歙砚、徽墨的鉴赏知识。

当天下午,小组出发前往歙县博物馆。歙县博物馆,是当地综合性博物馆,又称新安碑园歙县博物馆,位置位于徽州古城南门外,2018年歙县博物馆被评上了国家二级博物馆,歙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经国家和省文物部门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74件,国家二级文物193件,国家三级文物1424件。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博物馆。

路过太平桥,本组成员便抵达了歙县博物馆,歙县博物馆坐落于一座小山的山脚下,我们的参观路线也与参观其他博物馆稍有不一——进门登记后,我们不是直接进入展厅,而是登山。沿着曲折的盘山小路蜿蜒而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与园林,然后随着石阶逐级而下,我们在展览馆里参观了新安碑园石刻和一些书画、陶瓷、砚台等。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我们感受到了徽派文化的浓厚氛围以及在这之下衍生出徽墨、歙砚这类非遗珍宝的深厚文化底蕴。

第二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当地有名的景点—老胡开文墨厂。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是全国有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782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八九年被定为“全国轻工业重点骨干企业”、九三年评为第一批“全国旅游商品定量生产企业”。小组沿古城景区外围沿东直行,城东路的民居群中坐落着一间老胡开文墨厂,这便是我们此次的第四站——老胡开文墨厂,它是徽墨和歙砚生产的关键阵地,占据传统“文房四宝”的一半席位。墨厂每年生产60吨墨块,销售额500万元人民币。论其规模和产量,国内少有竞争者能望其项背。

进入老胡开文墨厂后,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徽墨的制作工艺流程,并且也亲身体验了其中的一两个工艺步骤。俗话说“一两徽墨一两金”,不仅说明了徽墨的珍贵,也体现出徽墨制作的复杂。现代徽墨仍采用手工制法,墨厂中的不同车间代表着制墨时的各种步骤工序。在成坯定型的过程中,车间里的师傅们如同上了发条一般,上称、捶打、定型如鱼得水,这是需要几年如一日的反复实践才得以练就的功夫,不仅耗费体力,还很考验人的意志,千锤万砸才能够产出一锭墨。

经过三天的社会实践,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徽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经朝代的更替, 见证历史的变迁,传承着文化的延纹,是不可再生和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遗产,必加以保护开发和継承利用。并且,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人杰地灵,自鼻祖奚超、奚廷圭以来,徽墨的发展已历经了近一千百个寒暑春秋,且连编不绝、代有神品,堪称奇迹,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伟大的页献。今天的徽墨只要緊跟时代的脚步,科学规划、 “人”“材”齐备,一定将再创辉煌,回归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6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机械】山东大学第十四届机电创新比赛举办成功

2019年4月28日,山东大学第十四届机电产品创新竞赛在山大兴隆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成功举办。现场有六十多支队伍参赛,评委老师有机械16级辅导员李老师、工业设计刘老师以及工程训练中心的几…… 汪珊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大【机械】共享单车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总结

山大【机械】共享单车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总结7月15日,山东大学“share共享单车”暑期实践调研团队开展对共享单车使用现状的调查,队员分成两组,分别去往济南市的四个居民街道进行实践…… 汪珊珊 查看全文 >>

山大【机械】工程学院辩论宣讲会圆满成功

山大【机械】工程学院辩论宣讲会圆满成功10月11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辩论宣讲会顺利进行,会上同学们的热情很高,为宣讲会的圆满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日晚六点半,机械工程学院17级…… 汪珊珊 查看全文 >>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对17级新生宣讲会圆满成功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对17级新生宣讲会圆满成功9月18号,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面对17级新生召开了宣讲会,出席此次宣讲会的有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7位主席、所有部长以及17级全体新生。此…… 汪珊珊 查看全文 >>

【机械】17级新生见面会成功举行

【机械】17级新生见面会成功举行9月9日,机械工程学院17级新生第一次全体大会成功举行,大会在兴隆山校区讲学堂101举办,出席此次活动的有17级辅导员张柏寒、李淑颖,35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以…… 汪珊珊 查看全文 >>

机械学院学生会迎17级学生准备会议成功举办

机械学院学生会迎17级学生准备会议成功举办9月7号, 为了安排迎接新生的工作,山东大学17级辅导员张柏寒老师以及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全体成员召开会议,会议地点在教学楼5508,时间是晚上七点…… 汪珊珊 查看全文 >>

机械学院迎新生工作圆满结束

机械学院迎新生工作圆满结束9月9号,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迎接新生的工作顺利的结束了。此次迎接新生的工作历时两天,接待了新生三百一十余人。参与的人员有年级辅导员,书记,其他办公室…… 汪珊珊 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赴烟台社会实践圆满成功

山东大学赴烟台社会实践圆满成功9月6日,山东大学赴烟台市莱州市展开关于私营物流公司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实践调研。我们希望通过对烟台市莱州市私营物流公司发展现状及前景的综合调研以加深…… 汪珊珊 社会实践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2021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红色家书传播实践团赴佛山南海显纲村参观学习
7月18日下午,显纲村红色家书传播实践团跟随指导老师韩丹来到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显纲村进行调研活动。队伍成员抵达本次调研的第一站——佛山南海革命史展厅。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广州市南海区狮山…
追寻红色记忆,讲好一枝枪故事——新传学子在行动
为迎百年华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江西时关于“推进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要求,7月5日下午,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青队师生通过线下走访红色基地、聆…
武汉大学生走进石首麋鹿保护区,助力野生动物调查与保护
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黄石、武汉、石首、神农架实践队伍来到石首麋鹿保护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实践队伍便开始了一天的调查工作。上午的天气阴晴不定,沉重的湿气笼罩在农…
探访红色基地,回顾革命往事
牵引红色丝线,探寻革命故里,缅怀革命精神,7月24日下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逐光筑梦队前往普宁市的“八一”纪念馆,流沙人民公园,什石洋村红色文化长廊,进行了以“探访红色基地,回顾革命往事”为主题的红…
谱写新时代,看青年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0日,山东建筑大学20级一人(牟其东)组成三下乡小分队,在重庆市万州区某乡镇举行三下乡活动,活动期间奔小组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为响应学校对本次社会实践安全要求,本次社会实…
青年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
2021年8月20日,山东建筑大学20级一人(牟其东)组成三下乡小分队,在重庆市万州区某乡镇举行三下乡活动,活动期间奔小组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为响应学校对本次社会实践安全要求,本次社会实践…
南昌大学师生走进安源,追寻革命足迹
7月3日,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青队赴萍乡市安源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重温百年党史,追寻革命足迹”为主题,走访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和萍乡革命烈士陵园,寻访了当地的工作人员和居民,接受…
了解祖国发展,聚焦乡村振兴
时代孕育着文明,文明表征着时代。任何一个时代,不同样态的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乡村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有其独特的价值。8月44日至10日山东建筑大学“聚乡兴”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迟铭喆前往青…
研学创新 | 奥在北林,科普冬奥我们在路上!
奥在北林,科普冬奥我们在路上!奥在北林实践团队是由10名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同学组成的,为迎接2022年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24届冬季奥运会,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发一款向公众普及冬奥小知识的…
国家发展,看乡村振兴
为了进一步加强乡风建设,从而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20级学生迟善友于7月20日到烟台市小门家村展开了此次乡村走访调研。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重点针对于从传统喜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