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
8月2日,安徽大学暑实小队前往灵璧县奇石文化园进行实践。
灵璧奇石文化园位于皖灵璧县西南,毗邻汴水的一片宝地之上。占地300多亩,其中水面80多亩,工程总投资1.2亿元,核心区即博物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沿湖面四周设6个功能区。园区是以徽派建筑为主的主题文化园,园内名贵树种、别致的回廊、曲桥、古亭等相映成趣。
暑实小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奇石文化园的主要建筑:
01.汴阳楼
汴阳楼命名是取自于古县城居汴水之阳,兴建于唐宋,是古汴水之上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现在被用作于灵璧县唯一的一座博物馆。
汴阳楼分为4层,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飞檐、灰顶。
底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的楼阁为纯木结构,一楼为奇石展厅、二楼为灵璧历代历史文物展厅、三楼、四楼则是它山石、将军石和钟馗画展厅。
南部是一组看墙雕塑,反映帝王及文人与灵璧石的历史渊源;东部有公主亭、鹿鸣门,鹿鸣门;取自于【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平”句,比喻自己求贤若渴之情。
背部有文化长廊、来璧门,来璧门;是因灵璧‘‘北枕磬山、南横汴水、左跨鹿鸣、右歭凤仪’’,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风水宝地,也因文化园北向磬云山而来。
西部是凤仪门,凤仪门;是因灵璧西有凤凰山,凤凰来舞,一表非凡,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古人指吉祥的征兆。
西区还有拱桥卧波、九曲廊桥、双闲亭、万寿亭、湖中岛上亭等等。
在实践中我意识到汴阳楼不仅承载着灵璧的奇石文化,也通过对奇石的留存、叙述,将古老的奇石文化指引向新时代的辉光中,与社会主义社会遥相呼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在追求经济持续充分发展的今天,更要注重历史文化对其的推动作用。
在汴阳楼中,工作人员带我们了解了奇石的化学分类与鉴定标准。这也让我们知道了,一块供人把玩的奇石有其独特的科学之美。
02.张氏园亭
灵璧张氏园亭,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4-1032年),今虽已夷为丘墟,但从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和《墨庄漫录》等史籍的记载里,可以看到它当年的繁华堂皇。
虽然张氏园林已经荒凉不堪,但我们依然能从其地理位置中一窥主人的高风亮节。我们发现张氏园林修在汴水、泗水之间,是舟船车马官员来往的要冲,进可入朝为官,退可安居山林。在古代,士子很难做到合于古人所说的君臣节义。居于乡野的人安于现状不愿外出做官,外出做官的人为利益所牵而不愿退处。于是他们就有了违拗亲情自命高洁或贪图利禄苟且偷安的弊病,因而受到人们的讥讽。而张氏园林这般选址则免掉了这一弊端。这给我们现在的治国理政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03.兰皋亭
信美兰皋地,疏椽构迥轩。山林闲处乐,溪濑静中喧。
春桂开前坞,秋菘接后园。舟来无尽曲,客到不空罇。
夕月生帷鉴,晴云抱栋痕。主人贪紬绩,未暇答惊猿。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昔日热闹的园亭已破败不堪。这是灵璧历史文化流逝的一个缩影,也是新时代下文化复兴的一个着力点。公主亭,兰皋亭,每一个亭子都有它的修建历史,都见证了太多人的身世经历,它们正在经历着一个新的时代。我们记录下了亭子里现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向灵璧人介绍这些陪伴了他们许久的亭子。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首先感受到了家乡灵璧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前一直觉得家乡灵璧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地方。而当我今天漫步于山野林间、园亭阁楼、绘月桥上与汴阳楼中时,我们突然意识到了这从过去喷涌而来的文化气息是多么的厚重。无论是悠久的奇石文化,还是苏轼留下过赞美文章的园林建筑,都值得我们小队认真地去品味,去欣赏,甚至去研究很久而不觉得乏味。通过对园内奇石博物馆馆长的采访,我也认识到了奇石文化园不仅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依然是积极的,其对灵璧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而这种文化上的认同与精神上的富足,是任何经济指标所不能衡量的。
本次暑实活动成员:李志、陈光、陈婉情、王威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6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