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前期的反复讨论与修改后,我们制定了采访提纲,主要就袁隆平人物事迹及其意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党员精神三个方面对访谈对象进行询问,旨在通过与乡镇居民的沟通交流,一方面探知基层群众对国家战略的了解程度及政策在百姓心中的贯彻力度,另一方面也是对民众进行深入的一对一党史内涵讲解。毕竟无论是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还是国家宏观的乡村振兴战略都离不开农民这一实践主体。团队成员欧慧晶前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对几位居民进行了访谈。与此同时,成员禹文笛也在四川省江油市彰明真南江村进行实地采访,老百姓们大都感慨于乡村近几年发展的变化“乡村路也修了,网线也迁到屋里了,各个山区都比以前好了”。在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的大力支持下,乡村发展确实是日新月异,乡村振兴也不再是一句空谈。
团队成员们通过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更加深刻地把握乡村振兴的核心思想。对于身处基层的乡镇百姓而言,通过自主理解和学习理论政策可能有一定困难,实践团队试图以在普通民众中知名度较高的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为引导,启发居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理解,阐释党员精神,让榜样感召真正落实到田野中。考虑到农民群体文化水平程度的差异性,采访作为深化宣讲效果的辅助形式,便于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以指导后续实践进行。
由于突发疫情的影响,团队成员按照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及时调整宣讲策略,由原来的会议宣讲转变为家庭宣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成员们以家庭为单位让一个又一个小家了解袁隆平、体会乡村振兴战略,这种方式也能保证宣讲更加深入人心。成员敖宇在家中和父母一起观看了由央视推出的记录袁隆平一生的纪录片《为时代而歌:袁隆平》,并在宣讲结束后与父母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她表示“:袁隆平老先生被称为中国乡村振兴的脊梁,他的离去让每一个人感到惋惜,但我们深深知道,这不是中国发展的终点,反而是中国乡村加速振兴的起点。袁隆平院士虽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千千万万个像袁隆平一样的青年人站了起来,传好接力棒,这也是本次宣讲的意义所在。我们应当在学习袁隆平老先生的精神之后,更加明确扛在肩上的责任,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党史宣讲由于议题较为宏大,很容易堆砌事例,使宣讲较为空洞,无法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团队成员们创新性地采用采访与宣讲相结合的方式,既能了解农村发展状况,也能普及党的政策。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坚信,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今日的乡村必将成为未来的幸福美丽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3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