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培养良好生态意识,助力重建绿水青山!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作者:sᴜᴍᴍᴇ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了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治理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2021年8月22日,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生态环保社会调查及科普推广”实践团队在应用经济系系主任辜秋琴教授的带领下来到老三线基地——四川省广安华蓥市,对当地的煤矿厂现状及生态环保治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探寻生态环保在当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思考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

图为团队成员在高铁站前合影

在到达华蓥市以前,团队成员们在网络上搜索学习有关华蓥当地的各类信息。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蓥依靠华蓥山的丰富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被列为“三线建设”基地。此后,大批国营军工企业先后入驻华蓥,各水泥厂也在华蓥山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迅速建立,由此,区域内以重工业经济为主体的模式基本形成。粗放式的开采和发展对华蓥的生态环境造成日积月累的严重破坏。“往回十来年的华蓥,早上刚刚擦了桌子,下午再看,上面就又是一层灰。”这是团队成员在华蓥市开展实地调研时听到当地人对华蓥过去的生态环境评价当中,感到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李子垭煤矿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倾听向导讲解

团队成员们首先在老师与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来到华蓥市各煤矿厂旧址。通过当地向导介绍和与当地居民交谈,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华蓥作为三线基地发展时,整个华蓥山处于开发阶段的大小煤矿达到百余座、水泥厂20余家,在为军工企业及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资源的同时,开采和洗选造成了大量的煤矸石堆弃,形成所谓的“煤矸石山”。而煤矸石的弃用对生态的破坏几乎是全方位的涵盖。后随着国际大背景的变化以及现代化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的需要,曾经带给华蓥经济繁荣的军工企业不能适应华蓥的发展,悉数搬离华蓥市,但因开采和洗选堆砌成煤矸石山却依旧持续污染着当地生态。在团队成员们实地走访调查的途中,大家发现煤矸石会导致硫化物逸出和浸出进而污染水质与土壤,导致水色变化、植物难以生长等问题。除此之外,当地居民还反映在温度炎热的季节,矸石山会自燃导致火灾发生。同时由于长期饮用、吸入含硫、铁、硝的水源和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大多李子垭附近的居民都患有结石。

图为当地被污染水现状

通过调研还发现,原李子垭煤矿肖家山矸石堆场尚有数拾万吨煤矸石,采取的是异地取土覆盖复绿,但是由于矸石中残留的硫、磷、硝等有害物质还是出现了渗透,造成了水质污染、破坏土壤,依然存在环境破坏与污染。采取覆盖土壤后也难以复绿,最科学和循环经济再利用的办法是唯有继续转运出去,综合利用,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统一。

图为李子垭煤矿肖家山矸石堆场残留的硫、磷、硝等有害物质渗透现状

图为李子垭煤矿肖家山矸石堆场取土覆盖复绿现状

抵达华蓥的第二天,团队的所有师生来到华蓥市生态环保局进行交流学习。华蓥市生态环保局的副局长杨颖仔细地为成员们介绍了华蓥市的发展历史,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华蓥市生态环保局的治理方法以及成效,生态环保宣传方法及经典的治理案例。当团队成员询问到华蓥市生态治理的典型案例时,杨局长介绍到在对华蓥市八大军工企业所在地的土壤进行采样检测中,发现其中一个企业的所在地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致使土壤含有大量的铅、铬、砷以及含苯有机物等。巨大面积的土地污染治理导致高额的治理费用。据杨颖副局长描述,“按照专业团队估计,需要约2000万元人民币来解决设备、人员等费用。但由于华蓥当时正处在从重工业转型的时期,再加之其本身人口少等原因。项目初期资金便成了土地治理的首要问题。那段时间华蓥——成都,成都——华蓥来来回回跑了十几趟。虽然累一些,但最终是成果申请到了项目资金。在治理过程中,团队为了彻底的解决污染问题,只好密集地打洞,采集土壤,再利用药剂进行中和。耗时长,花费大,但最终是把这几百亩土地的污染问题解决了。”

图为生态环保局杨颖副局长讲解当地生态状况

同时,杨颖副局长还详细地为团队成员们介绍到当地生态环保的资金来源分别是企业自身投入、政府资金投入和向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申请环保专项资金。根据华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颖介绍,华蓥市在春节、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重点时段会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宣传点,分发环境相关的宣传卡片、环保袋。在小区内张贴宣传标语和政府的政策通告。在清明节、中元节等祭祀节日中会向市民发送保护生态环境、文明祭祀的短信。同时华蓥市还注重线上渠道的宣传,重视抖音平台的运用,发送政府的最新政策,让市民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举措。华蓥市还会在网站上公示重要信息,市民可以随时登录网站了解信息,反馈意见,了解环境监测数据,及时反馈意见并且能够得到政府方面的及时回复。同时市民也可以拨打12369环保监督客服电话,进行举报,政府查实处理后会进行回访,收集民意。

图为生态环保局杨颖副局长回答成员问题

最后,杨颖副局长表示,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之间并非对立矛盾的,而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华蓥市依托“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红岩乡等旅游品牌逐渐从工业城转变为旅游市,同时华蓥市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正在逐步打造“西部硅谷”的名片,打造以“电子信息”为基础的新型产业。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在老师带领下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调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到四川省华蓥市的生态环保现状、绩效及面临的挑战与难题。团队成员们在此过程中切身感受当地生态环保状况,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生态环保现存问题,深刻认识到生态与经济的紧密联系。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认识到生态治理与环保不是一日可促成的事情,而是要通过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成员们都清楚地认识到了作为当代青年都应该培养良好生态意识,助力重建绿水青山。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文字编辑何颖叶倩昕宋明洁李逸玲、范文杰、龚杰伟

图片编辑:何颖叶倩昕宋明洁李逸玲、范文杰、龚杰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2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河南:唤起更多人关注、保护母亲河

河南:唤起更多人关注、保护母亲河位于河南郑州的黄河博物馆建立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的以黄河为陈列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是了解黄河的重要窗口。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博……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连接传统与现代,讲好“黄河文化故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奔腾而来的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更是一条文化精神长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对延续历史文脉……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口的秸秆、白芦、蒲草

一件草编致富助振兴讲述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口草编火燠技艺第4代传承人张奎善我的祖辈都是做草编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每次下地干活回来都会寻摸柳条编个筐子啥的。看着一条条细长柔……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多变之黄河视觉2

一曲箜篌飞入百姓家讲述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鲁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是中……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2

一方砚台研墨衔古今讲述人: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裴武杰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是其中唯一以材质命名的砚种。这一特殊材质来自黄……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1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沿线的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日前印发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对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文旅为黄河流域引来“流量”

文旅为黄河流域引来“流量”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提出要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民生改善、生态……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黄河水患

自古以来,黄河就享有“母亲河”的美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赖以生存的摇篮。不过,黄河也有着诸多弊端,尤其是引发的洪涝灾害,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损……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传承革命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以其独特的革命历史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后人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重要场所。在本次社会…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传承革命精神,红色火种永不灭

日照,是一片有着深厚革命底蕴的土地。这里曾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从…

乡音如璞,传承其光

方言,宛如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当地千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从整体趋势上看,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城市化进程的…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相伴,共筑银色数字未来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相伴,共筑银色数字未来(通讯员:刘庭舒)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情暖夕阳:聚焦老年人需求,共筑美好晚年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情暖夕阳:聚焦老年人需求,共筑美好晚年(通讯员刘庭舒)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科技日新月…

最新发布

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安全同行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能力。西安科技大学“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安全同行”实践团在社区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于8月5日上午8点于准旗十二连城乡村委会集合,随后全队成员…
陇上红色寻迹队探访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
中国石油大学陇上红色寻迹队参观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2021-08-2713:25:53来源:中国石油大学作者:王景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甘谷县城东环路,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纪念馆以实物、图片、资料等形式,综合运用声、光…
东林学子三下乡: “云”游革命老区,传承红色精神,助力脱贫攻坚
东林学子三下乡:“云”游革命老区,传承红色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学校:东北林业大学作者:东林织锦绣,山河梦青春小分队王军月张丽莹刘道春孙文婕高天赐赵黄佳摘要: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为革命和社…
南京审计大学“征澄”实践团队走访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2021年7月13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征澄”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开展红色寻访活动。从探访、采访、解说、宣誓等一系列过程中,团队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开创、探索、曙光与发展。上海…
南京财经大学ACCA寻光小分队梅园新村“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精神荟萃”寻访活动
《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精神荟萃》——“ACCA寻光小分队”江苏南京梅园新村寻访活动夏日炎炎,为庆贺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传递党的红色精神,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ACCA寻光小分队”决定在暑期开展对江苏南京…
以调研之力,助乡村振兴 ——熠启云实践服务队开展乡村振兴相关调研工作
2021年7月26日至8月26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熠启云实践服务队以粤西地区为研究区域开展了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工作。队员以“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要研究角度,通过对粤西地区乡村特色农业和旅游资…
中国矿业大学学生赴往嘉兴南湖探访“红船精神”,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传扬红色文
时值建党百年,为传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16日10时许,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矿上“红”人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前往浙江省嘉兴市进行有关“红船精神”了解情况的实地调查。200…
烟理工学子三下乡,探寻红旅发展道路与前景,传承红色基因血脉之永恒
7月15日—21日烟台理工学院启元暑期社会实践队赴烟台市莱山区和烟台市海阳市开展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四史”教育,永葆初…
传承革命先烈魂,逐梦百年新征程 ——追寻张思德同志“为人名服务”精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进一步学习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员张思德的先进事例和伟大精神,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伟大的革命精神、响应学校开展“永远跟党走,奋…
烟理学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扬红旅文化,传红色血脉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根据团中央、团山东省委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烟台理工学院启元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5日—21日开展主题为“探寻红旅发展,弘扬革命精神——以烟台部分红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