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师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重走红旗渠,再悟山碑魂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春华

7月5号,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开始。社会实践开始之前我院在逸夫楼1028举行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午后的阳光洒在一群朝气蓬勃青年人脸上,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我们怀着激动紧张的心情,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宣讲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将党史学习与传承红旗渠精神紧密结合,学习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庚续红色精神血脉。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大一的我对三下乡了解甚少。原本我认为社会实践对我不会有多大触动,也不会给我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在这15天的实践活动中,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实践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忆往昔峥嵘岁月,每一次去红旗渠我都为林县人民的英勇事迹所深深震撼,81位修渠壮士永远留在了巍巍太行山,把最美的生命奉献给了人民。在那一刻我好像想通了为什么革命先辈们在不明确的未来的情况下却毅然决然地为革命事业献身,这是年轻人的满腔热血和对理想事业的热忱!我一直认为中国的青年的特点在于他们抱有理想事业的宏大志愿。在一年之前,我也是这样对未来满怀憧憬的,披星戴月只为达到心中理想。而现在身处大学校园里的我依旧心怀抱负,相信假以时日终能实现目标。而这也是我为什么义无反顾选择红旗渠宣讲队的原因,因为我知道人总是要有些精神气的,而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正是安阳。作为安阳师范学院的学子,更作为一名有志青果能参与弘扬红旗渠精神,我会感到终身有幸。

红旗渠纪念馆墙上高悬的女性修渠者的照片,这让我联想到秋瑾的词“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几十年前的一群女子,她们打铁钉、装石块、运石料跟男人同吃同住,誓要把这山凿开、把这洞凿穿。天当被,地为床。吃野菜,咽麸糠,誓把牵着漳河上太行。铁娘子般的意志让人敬佩,如今女子已不是从前的弱者,性别从来不是区分强弱的标准,女性也能有大作为。素日安静的我在这些女性身上汲取到了莫大的力量,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子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她们会成为我成长路上的榜样。

在7月7号,我们随着青马学院一路高歌,历时8个小时到达了红旗渠总干渠的源头。虽然有点累但是很开心我能坚持下来,回望历史,我脚下这石块高垒的渠干上凝聚了先辈的血与汗,是他们用饱含心酸与艰辛的十年换来的。绵延的山脉,曲折的渠水,陡峭的崖壁。只有你置身其中的时候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红旗渠的力量,这种力量直击心底。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残酷生存环境,成为我国又一个依靠人力改天换命的壮举。

回想要去宣讲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宿舍紧张的演练、查资料,让室友听我的宣讲词,生怕哪一点出错。可是该找谁讲?别人愿不愿意听?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我。真到了宣讲地的时候回我鼓起勇气向一位奶奶走去,奶奶听说我要讲红旗渠,她很耐心的听我有些磕巴的讲完了修渠劳模常根虎的故事,在我讲完之后奶奶与我聊起了天,她还说“小姑娘讲的不错,红旗渠精神就是需要更多的青年人重视,要努力把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扬下去。”这对我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让我在接下来的宣讲中,能够走到群众中间去,在公车上、公园里、社区里与市民们交流。这15天里一次次的宣讲锻炼了我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增长了我的胆量,也让我更深入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宣讲从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团队的协作,大家的认可。我相信我们的宣讲会将红旗渠精神进一步深化,让其在人们心中扎根,理解深化并落实到行动中来,更好的传承这红色基因。

一渠绕群山,精神感天下。红旗渠精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召唤,作为时代的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当作非常之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1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琅琊调研团”走进渔乐高湖垂钓小镇开展调研活动
为深入探索朱家林村周边发展情况,响应乡村振兴战略,7月16日,“琅琊调研团”前往渔乐高湖垂钓小镇(以下简称垂钓小镇),采访相关负责人,团队全体队员积极参与。调研伊始,调研团了解到目前垂钓小镇在山东…
走访抗美援朝老兵,学习抗美援朝精神
暑假的到来最先迎接我的不是回到家中和父母相聚的幸福,也不是和久未谋面的朋友们相见时的激动,而是暑期走访慰问老兵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今夏的温度再创新高,但我是自愿的,我能够有幸参与其中,成为了一名…
走访退伍老兵,传承红色精神
作为00后的我们,从一出生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从来都不用考虑衣食住行,更别说到大到国家层次的和平问题。在这样和平宁静的日子背后,我们都不会想起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过,甚至为此付出鲜血的抗…
走进毛主席纪念馆,致敬伟人
2021年7月1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走进革命旧址,忆革命峥嵘岁月”社会实践队为了通过走进家乡的革命旧址,回忆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调查学习。队员周飞凡来…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
为了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营造更加浓厚的“双拥”氛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的张富清志愿服务队将在2021年7月13日对胡金忠同志进行了走访慰问。活动开始前,这次志愿者一如既往的在…
沂蒙源,沂蒙魂,走进沂蒙一抹红
为了解革命老区历史,学习红色革命精神,电力学院“走进革命旧址,忆革命峥嵘岁月”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沂蒙革命纪念馆。了解沂蒙革命根据地建设发展历程和沂蒙地区革命斗争历史,…
华水学子三下乡——走进渭华起义纪念馆
为了解和学习渭华起义的经过和精神,2021年7月20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走进革命旧址,忆革命峥嵘岁月”社会实践队队员张峰源和宫卓芳一起前往了位于渭南市华州区的渭华起义纪念馆。实践队员先是…
山东理工大学“琅琊调研团”走进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开展调研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朱家林村的产业发展情况,探究农业发展新模式,7月15日,“琅琊调研团”前往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沂南试验站(以下简称沂南试验站),采访中农果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磊,全体队员…
走进革命旧址,忆革命峥嵘岁月
“走进革命旧址,忆革命峥嵘岁月”实践队于2021年7月24日在蓬溪县旷继勋纪念馆拜访参观,正逢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回忆革命先烈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积极意义。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在中华民族危亡图…
重走智取华山路,传承革命好精神
为了弘扬和继承智取华山八勇士忠于党与人民、不畏艰险、敢闯难关、夺取胜利、联系群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021年7月1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走进革命旧址,忆革命峥嵘岁月”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