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防风固沙,点亮沙漠绿色梦想

来源: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李雪婷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保持水土,科学利用荒漠化土地资源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人进沙退,绿色固沙”社会实践团以防风固沙为主要目的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八连、九连践行固沙工程。实践团于7月15日到达昆玉市,在当地开展了沙地取样、走访农户、教育帮扶、实地调研、精神学习等为期12天的一系列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调研石河子大学吴建宁教授研发的固沙剂在当地的使用效果,并且对当地的防风固沙现状进行多维度考察,提炼当地的防风固沙经验模式进行优化推广,运用现代科技推进当地的防风固沙工作。实践团队由两名老师,四名同学组成,团队成员均为化学化工学院相关专业的同学。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的大力支持,这也是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二二四团八连首次合作。八连“两委”对社会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且表示希望与化学化工学院建立长期的社会实践对接关系。

探索连队经济面貌,感受治沙发展现状

“人进沙退,绿色固沙”实践团来到八连后,在连长贾红星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相关治沙产业。八连防风固沙的特色农作物为枣树,其在防风固沙的基础上每年盛产的和田玉枣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当地的和田玉枣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运用电商做到原产地打包售卖邮寄到家一条龙服务。特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使和田玉枣的独特风味扬名国内外,成为了当地最具品牌优势的固沙农副产品。实践团队来到当地的枣树林,进行了实地取土样,并且帮助干给枣树除草等农活以微薄之力尽可能减轻当地农活压力。正值玉枣成熟季节,当地玉枣长势喜人,实践队员们都自发为和田玉枣代言!

二二四团占地面积二十二万亩,均为在沙漠边缘人为开垦,创业前期气候干旱,雨水稀少,风沙肆虐,但近两年随着防风固沙工作的不断深化,当地气候有所好转,降雨量逐渐增加,且沙尘暴爆发次数显著减少。实践团在靠近林带的沙漠向下挖0.3m即可看到湿润的沙土。靠近人类活动的沙漠边缘,生态环境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表层的沙土呈板结状,并长出了茂密的野生红柳,梭梭等植物,这里还常有野猪、野兔等野生动物的出没。

二二四团结合实际,以特色治沙作物“玉枣”为突破口,以团场种植的13万亩玉枣为载体,在特色林果业的发展之路上打响了“和田玉枣”的新疆名牌,带动了地区产业发展,促进防风固沙,更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们表示风沙减少了,收入增加了,当地正沿着美丽乡村建设快速发展,这都离不开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深入开展调研,助力防风固沙

“人进沙退,绿色固沙”实践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在沙漠边缘刚刚种植的防风林带。团队成员了解到建立防风林带要先在靠近沙漠一侧人工种植梭梭,然后再种植杨树树苗。昆玉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高压式高新节水灌溉区,这里的滴灌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林带间已铺设滴灌带以满足灌溉需要。但尽管如此,沙地营养成分匮乏,植物成活还是非常不易。一旦发现枯死的树苗就要砍掉重新种植,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中,二二四团将一寸又一寸的沙漠黄沙变为绿意丛丛的沙漠生机。

吴建宁教授带领“人进沙退,绿色固沙”实践团分别考察了固沙剂一号和二号试验田。踏上固沙剂处理过的沙土,可以明显感觉到沙土表面硬实的固结层。试验田的绿色化学固沙剂有颗粒和冲剂可以用于播撒和喷灌。喷灌后的沙地在水分蒸发后,沙地表层的沙粒凝结固结层,从而达到防风固沙,蓄水保湿的目的。即使是将固结层踩散碎,下雨后,表层的沙粒依旧可以形成新的固结层。

在实验田中,吴建宁教授以试验田间的沙土为教具生动地为实践队员讲述固沙剂的固沙原理以及成分配比。一号试验田中目前主要种植可以作为饲料的苏丹草,在试验田中苏丹草长势良好。而一号试验田对面的空白对照田与试验田对比明显,沙粒松散,成活的苏丹草十分稀少。二号试验田更靠近沙漠,就在沙漠公路旁,没有划定确切的范围。这较于一号试验田来说更考验固沙剂的性能。其主要生长梭梭树。可以看到,播撒固沙剂的区域植株明显多于其他区域,但由于缺少水分,部分植株枝叶变黄枯死。

团队以调研或走访的形式向农户了解对当地防风固沙成果的相关内容,了解到当地已形成针对沙土种植的玉枣的一系列经验办法。在创业初期,沙地不能直接种植骏枣,要先种杨树,建立500m一条的防风林带,然后种植胡杨和红柳固沙,最后种植耐旱的酸枣,将骏枣嫁接在酸枣上才得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和田玉枣。在连绵不断的绿色枣林中,防风固沙的成果显而易见,在当地政府和党支部的带领下,这里的风沙较过去有了明显改善,沙地种植情况持续变好,真正做到了“人进沙退,绿色固沙”,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响应。

学习英雄事迹,传承老兵精神

应八连红心青年服务队的邀约,“人进沙退,绿色固沙”实践团还与“阳光助教,化你同行”实践团一同开展了为当地职工子女辅导假期作业的志愿活动。并且与八连党支部一同以“重温老兵历史,传承老兵精神”主题,来到四十七团沙海老兵纪念馆学习老兵精神。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述老兵们开荒造田、屯垦戍边、义无反顾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挺进的英雄事迹,被悬挂在墙壁上的一幅幅老照片带到了那段艰苦的创业岁月,深切感受老一辈兵团人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王震将军的一句“四十七团,万不能调”荡漾起多少人心中的涟漪,实践团成员不禁热泪盈眶。尾声,共青团员们在王煜隆同学的带领下整齐列队,在鲜艳的团旗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和田纪念碑前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重温入团誓词。参观过后,实践团成员车庆斌同学感慨道:“学习老兵精神就是去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完成时代交予的使命!我从老兵报效祖国、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的伟大事迹中汲取到了无穷的精神营养,作为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的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将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硬本领,投身固沙剂的研究中,为防风固沙献上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实际行动传承老兵精神!”

历经12天的朝夕相处,实践团与连队工作人员以及连队职工子女建立了深切的友谊,得知实践活动接近尾声,大家都表示希望明年能再次与实践团相见。在与连队不舍地挥手道别中,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这些天对二二四团八连九连的调研,队员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科技在防风固沙,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不断寻求新的固沙致富方法,政府及党员干部积极引导产业发展,推动防风固沙与乡村振兴的顺利进行。这里的防风固沙工作正稳步推进且成效显著。这对今后的防风固沙工作的开展部署有指导性的意义,对于绿色化学固沙剂的下一步研究亦意义重大。实践团返回后将如实地将这里的数据反馈到实验室,让我们共同期待防风固沙工作的新进展!

了解了二二四团八连在沙漠边缘艰苦创业的历程,实践团充分体会到了兵团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辛勤的汗水浇筑了这片沙漠边缘的美丽绿洲,我们相新时代的青年定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传承下去,为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人进沙退,绿色固沙”社会实践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0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校友三下乡:不负韶华 只争朝夕
为加强与优秀毕业校友的联系,借鉴毕业校友成功经验,7月19号,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暑期校友走访团在舟山市定海区华青教育机构对优秀毕业校友管洪志进行采访。管洪志是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深入传统村落 挖掘发展“秘方”
7月14日,宁波大学人文·力量赴龙宫实践小队的实践探索圆满落下帷幕。小组成员到访第二批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之一——宁海龙宫村。秉承“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探索初衷,成员之间团…
走进红色广昌,追寻党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为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山东大学(威海)“赤龙入我心…
逐梦长征,我们在路上——电子科大逐梦长征实践队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电子科技大学信通学院逐梦长征实践队队员张曌宇,李子豪,孙宇涵等100余名同学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7月2日至7月23日前往邓稼先故居、南通革命烈士陵墓和革命老区金寨等红色景点开展社会实践实践活动:第…
“资本要素扭一扭”调研团对中国建设银行开展线下访谈活动
8月14日上午9时,“资本要素扭一扭”调研团队员姜容川对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姜树智进行线下访谈,本次访谈旨在深入了解华东地区电子信息及制造业信贷审批现状,探寻国有银行对国企、私企、外企等不…
资本要素扭一扭调研团对山东济宁鱼台县农村商业银行开展线上访谈
资本要素扭一扭调研团开展线上访谈8月22日上午,山东大学(威海)资本要素扭一扭调研团对山东济宁鱼台县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线上采访,山东济宁鱼台县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张庆光接受队员李志远采访。本次线上访谈旨…
“赤龙入我心,山海拾众星”——全程总览
“赤龙入我心,山海拾众星”宣讲团的工作在有序开展,于近期结束了第二环节的实践任务。愈发严峻的疫情形势并没有浇灭大家的实践热情,团队成员在遵循各地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实践,几个阶段性难…
资本要素扭一扭调研团对中国建设银行开展线上调研 ——针对银行对电子信息及其设备制造业放
8月10号上午10点,资本要素扭一扭调研团成员王启先代表社会实践团队对中国建设银行西安分行祭台村支行进行了线上访谈,银行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乃辉作为负责人代表银行接受了采访,此次访谈内容主要在于调研建…
支教蜕变记一
几天的相处,我们都已经爱上了和这些“大山里的精灵”相处的感觉,我们已经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了。我们一致认为,老是将他们关在教室里上课有违他们的天性,于是我们与校方协商,带他们去操场上进行室外的体育…
趣味课外活动
在经过一周的忙碌学习之后,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榉烨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7日在黄冈市英山县石镇营坊村营坊小学举办“健全身心,劳逸结合”课外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