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乡学子三下乡:学习百年党史 汇聚青春力量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饶雯

学习党史,汇聚力量。2021年7月11日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子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以“学习百年党史,汇聚百年力量”为主题的三下乡学党史活动,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认识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现代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性和对于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针对性,领悟初心使命、总结经验教训、明晰重大原则、消除认识误区、坚定奋进方向。广大青年团员应当以史为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

新时代党史宣传教育的战略意义党史宣传教育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通过大力宣传党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队伍深刻理解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一心为人民群众服务,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和普及;党史宣传教育有利于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大局。而这次宣讲团抓住建党百年契机走进乡村,走进群众去宣传党史内容,让村民能够在生活中接受党史熏陶。

团队前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首先进行小组划分,布置各个小组的宣讲内容和地点,明确任务要求,同学们坚持志愿者的自身定位,结合实际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深入乡村中去,通过有关信息的阐述和讲解,加深人民对党史的认识。

青年学子首先来到了河南省泌阳县王店镇。乡村的空气和环境都非常好,在这里志愿者拜访了许多村民为他们讲解党史。最开始志愿者拜访的是老人,由于老年人的听力退化,交流的不是特别顺畅,但爷爷特别和蔼可亲,耐心的同志愿者进行交流。志愿者为老人介绍了三下乡活动的主要目的、活动内容及相关事宜。对于三下乡介绍过程中的专有名词志愿者会一一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交流以及描述。介绍完毕后,老人热心的邀请志愿者到家里吃饭,但由于任务重便婉拒了。在此期间,志愿者也问了很多关于个人的生活水平及相关事宜,大致了解了具体情况。综合调查结果发现,在村子里的老人家多是儿女出外打工,自己跟孙儿女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平日里,老人们的生活比较单调乏味,多是在家带孙子孙女、照顾农田菜园、聊聊天、看看电视等等。在身体健康方面,老人家常有的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白内障等等。国家和党积极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医保为老人治病提供了有力支撑。乡村医院在此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增加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另一小队来到了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米坪镇康庄村,朴实的村民们热情的接待了志愿者们。这里的村民大多都上了岁数,考虑到语言问题,志愿者们尽可能的使用方言与当地居民进行对话。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和蔼可亲的村民们听着青年学子讲起党的故事,不由自主的露出微笑。老一辈人诉说起年轻时的故事,感叹时代的变化,表达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的感恩心情。与此同时青年学子通过探秘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基因,深入浅出,用大白话、大实话、相关实践活动等,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让大家深刻领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党的好政策、赶上了好时代。

本次党史宣讲教育既接地气又有高度,把理论学习学深学透,并与党史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在新时代创造新辉煌,让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农村群众的心中,同时相信青年学子们在过程中学习到了不一样的党史精神,“红色精神”深入人心。本次活动与往年常态化的“三下乡”活动相比,今年的活动则增添了更加富有时代感、更加“接地气”的内容,通过相关宣讲实践活动,让乡村党员和积极分子感党恩、跟党走,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弘扬革命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暑期三下乡活动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在这次活动中,团队通过对宣传党史,传播党的精神,让更多人明白了党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三下乡活动的开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团队在开展过程中也克服了许多的困难,成员们分头行动,多维度,多方面展开。除了这些以外,也克服了组织人员困难,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通过集会宣讲,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完成了活动。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是青年学子对党史精神的理解体悟更深刻了,也相信党史精神会传承发扬下去,我们的国家建设会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7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2021年是中国建党一百周年华诞,为纪念建党100周年,弘扬红色革命精神,7月10日,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实践团利用暑假三下乡的机会来到新乡市封丘县闫庄村开展以“不负韶华,青春向党”为主题的宣讲活动。…
访张人亚党章学堂,探索宁波红色文化
百年征程,恰是风华正茂。在建党一百年之际,宁波大学“初心传承人实践队”前往宁波市北仑区的张人亚党章学堂。张人亚党章学堂位于北仑区霞浦中路,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建筑。初见张人亚党章学堂,便被它的…
温暖在心动支教之旅| 为孩子增添世界的色彩
来到“温暖在心动”,是我这个暑假最有意义的事之一。能够遇见俞叔,小黑哥和前几届的学姐们还有第九季的全体成员,真的是我的幸运之事,让我此生无法忘怀。——相遇于马头小学初到马头小学,对这里的印象就…
以星星之火,燎燃豫南
假期如期而至,我参加了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三下乡”的“红色寻宝”活动。在今天下午我乘车来到了驻马店市确山县的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1927年11月1日,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这里领导了震惊中外…
湖北高校学子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力量,圣火不息,星火传递!
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斗争时期形成的与革命精神相关的文化内容,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淀,其传承与发展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几年,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开始受…
陕西学子三下乡:绿色生态发展,人民幸福安康
图为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走访实践中所拍摄的图片…
湖北学子三下乡:以青年之声,发红色之音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群体。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知识的热情,扎实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入耳、入脑、入心,2021年8月10…
河海学子三下乡:一渠清水向北送,国之重器润北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追踪
2021年8月,港航院“一渠清水出陶岔”实践团以丹江口水库和陶岔渠首为调研中心,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检测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突如其来的河南洪灾及疫情影响,原计划的线下实践调整为线上进行…
探索红色文化、感受时代变化
中原大地的红色土壤上,青春研学的旋律齐奏响。寻访红色基地,重走红色足迹,接受红色教育,深研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一条条全面系统的红色研学路线在实践调研团成员的认真求学中落实。成员们在实地调研…
追寻红色遗址,传承红色精神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2021年8月10日至8月1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调研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走进十堰市茅箭区东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重温红色革命精神,弘扬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