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深入了解这二十字的方针,7月16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乡村扶贫振兴实践队进入安溪县龙门洋坑村进行“三下乡”实践。初到洋坑,队伍在与村支部书记陈小福和村支部驻村书记陈灵主要就乡村生态治理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后对村内的旱厕改革和河道治理进行实践考察。
实践队伍了解到洋坑村的生态改革是从旱厕的改革开始。存在“脏乱差”的旱厕曾是限制洋坑村发展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也是目前乡村生态环境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乡村的进步发展常常并不是无自己的资源禀赋或没有对应的产业去发展,而是由于存在“脏乱差”的问题使企业对进入乡村发展产生犹豫,“脏乱差”的乡村无法给企业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企业也会因此对乡村产生不利于发展的担心,降低了企业对乡村投资的信心。2019年9月3日,洋坑村先行先试,对全村两百多个露天早厕进行拆除整治。把旱厕改造成可供发展的优势资源,从外观上大大改善了洋坑村的环境,使“洋坑初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实地考察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伍观察到公共厕所在洋坑村普遍分布,沿着村子的主干道每走10分钟左右即可看见一个公共厕所,大大便利了来往的路人。村子的主干道道干净整洁,每10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同时也可以观察到洋坑村在垃圾投放定点设置了垃圾分类。道路的一旁是村内的河道,河道干净清澈,没有异味,河道的两旁是青草绿树,河岸上是流水人家。
近年来,洋坑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复兴、美丽宜居、产业兴旺”的绿色发展之路。昔日的乱石岗又恢复了绿色和生机,“牛奶河”变成了景观带,村庄、河流、道路、园区实现有机连接。“乡村振兴,关键要走对路。”党支部书记陈小福向队伍介绍洋坑村是强调的,目前走的路就是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道路,而土地是振兴的关键之一,未来乡村的建设要加强优化土地效能。
洋坑村以“两山”转化为突破口,靠山吃山,依水吃水,有山有水的洋坑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治理崩岗发展起工业产业区、旅游观光点等;也相应的建立起有机茶园、经济林和果树种植园等;
队伍初入洋坑是连片种植梯田景观水稻给队伍留下的深刻的影响,虽已过了收割的季节,但通过整齐的刀口和规整错落的稻谷,队员们能够想象出在收割的季节时,这里会是一片绿色美丽的稻海,蝴蝶蜻蜓落在嫩黄的稻花上,晚风微微,将稻香带进千家万户。
在与村书记的交流中,队伍还了解到洋坑村也着力建设生态治理旅游观光路,沿路修整裸房,规整鸡舍猪圈,推动“平改坡”和外墙装修等工程。着力先解决村容村貌村在的问题,让村民们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让村民们因为村子的美丽而更加爱自己的村子,更愿意为村子做出自己能够做出的贡献,更愿意留下来问村子的发展献策献力,让村子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队员们通过洋坑村的实践初体验,一致认为,乡村要振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洋坑村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找到发展的出路,并在这条乡村振兴之路上越走越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洋坑发展之路”,也为全县的乡村带来的可以学习的优秀模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