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如同列车的动力装置,听得一声高昂的鸣笛,便生出不可抗力的拉力,催促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更迭。
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在学习剪纸,也在不由自主地步随各种剪纸传承人,思考如何更迭剪纸的问题。浏览各种流行于网络的剪纸,研究当下各种剪纸创新的方向,在这段过程种,体验最深的情感还是失望。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战疫时期,许多艺人剪出一幅幅精致的作品。钟南山先生的头像、医护人员的剪影、代表“万众一心”的太阳、表示坚定领导的旗帜……各种剪纸初看时的确惊艳了一把,可是每当仔细思考这些在网上流行的剪纸,观者的每一个细胞可能都要叫喊——只有这些吗?不够!不够!
因为剪纸很大程度上都是对漫画和海报的复刻,在一幅幅漫画和海报风靡于网络之后,剪纸才开始在画作、照片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即便是原创的作品,构图方式也基本上与画作趋同。也就是说,除了初次面众能够让观者感慨,这是剪出来的作品,剪纸还有什么优势呢?
给予我最后一击的是一位剪纸艺人,他花费大量的精力,复刻了“开国大典”这幅画。这副作品被行界人们所称赞,可是我却在想,这幅剪纸作品真的是一幅艺术品吗?它展示的是技艺,是浅层的情感,不知道画作中各种人物位置的安排,艺人能否深入了解?
我的言论似乎是在斤斤计较,可是一旦思考到这个层面,自我怀疑便愈发像梦魇一般久久不去,鸡蛋里挑骨头的话语也不断涌出。
但这是剪纸和剪纸人的问题么?答案很明显:并不是。那么相对过去而言,剪纸到底缺了什么呢?回顾过去剪纸发展的历程,在迎合士大夫雅趣时,剪纸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是对画的复刻。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剪纸作品,就是模仿中国画而成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当下的剪纸创作,继承了中国画中的线条,又在阴刻阳刻的手法中融入了现代对光影阴阳的理解,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的。
再深入作品,不得不承认,变化其实在于,画面中渐渐消失的中国特色的表现力。过去的剪纸形象,脱胎于各种极富有民间特色的娃娃、花鸟等形象,每一种形象都被赋予不同的思想情感。这一部分剪纸形象,在创作过程中,艺人或添一剪、或改一花纹,最终积累创作成为丰富多彩的基础图样。脱胎于文人画的剪纸则代表剪纸形式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但是作品内容始终不离中国特色的文化,也独具特色。
反观当下,与其说是剪纸面临传承危机,不如说是剪纸所表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我们看见,社会生活内容早已不复从前,原始思维下的形象表达、农业生活时代的花鸟主题、充满文人趣味的中国画,哪一个不是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艰难求生。我们要清楚,剪纸的改变,是一种无可奈何。抛去一些东西,是人类社会由婴儿到成熟所必须经历的,古代的民俗文化更迭经过人的筛选、改造,大概也无法恢复原貌了。
但这不是对民俗文化的否定,民俗是动态的概念,新的社会发展,带来的是新的习俗和文化。尽管剪纸面临传承和转型的困难,但我仍相信这一艺术形式最终会找到适应当代社会内容的表现形式。届时,其他的艺术形式想必也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涅槃,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的代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4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