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系文化传承之绳,拾乡土质朴之声——杭师大人文学院耕远文化组织调研小记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组织 作者:韩弋汀等

迎着夏日骄阳,他们行走在老村落的田间地头,操着亲切的乡音,或俯身,或侧耳,与老人说地谈天,“一座山”、“一口井”,“一个人”——这片土地上质朴简单的过去。

“从前,余姚与慈溪交界的地方,有个杨家岙……”

“老底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叫姚绶,你们听过吗?”

“这里,就是你们所站的这个位置,原来是一个说书的台子!”

近一年,对民间故事小分队的成员来说,这样的对话已经习以为常,每当受访者目光中含着渺远的神思讲述起他们身边的民间故事时,小分队成员总会迅速地拿出纸笔和录音设备,将这份遗落在乡土间的珍贵保藏下来。他们的足迹遍及浙江省11市48区县。

随着调研的深入,民间故事与这些年轻人之间,已不知不觉建立起了一种难以分割的联系。“开始的时候是有意识地去关注,现在好像已经是不自觉地,想为民间故事真正做点事。”团队负责人何昕怡十分恳切地表示道。

“寻觅乡土”有声志愿服务队、“民间故事+”特色公益服务、民间故事谱系构建……在收集民间故事的同时,小分队也试图冲破民间故事难以“活起来”的困境,以各种创新探索呼应“十四五规划”中文化“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加大传播力度,增强传播效果,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在路上”,他们走着,探着,步履未停,寻觅不止,与民间故事之间的羁绊,也逐渐加深。

谁忆乡间旧声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杭师大人文学院侧边的廊桥上,朗朗书声如旧。同学们诵读的内容纷繁多样,诗、词、赋,甚至来自西方的神话、牧歌,都包罗其中。“虽然感受到学院的文化氛围浓厚,但在这些声音中,我总觉得好像少了一些什么。”每每经过此处,在乡间长大的何昕怡总会有这样的念头。少的是什么呢?记忆里用质朴的方言缓缓叙说的民间故事在脑海中缓缓升腾起来。

“如今,为大众所熟知和广泛接受的诗词曲赋的文化形式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而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厚植于民间、散佚在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始终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何昕怡涌出这样的思考与慨叹。

实际上,早在2017年,国家就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增强优秀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推进“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故事的发展需要也应当得到助力,它是独属于民间的文化,是在大历史框架下五光十色的小历史。

由一个突然萌生的念头,何昕怡开始了与“民间故事”的特殊情缘。

重回乡土,初探民间故事

在资料查阅和预研究的基础上,何昕怡了解到,如今,民间故事面临的第一重,也是最为显见的困境,是大量的流失问题。基于此,在2020年的暑期,她组织“民间故事”小分队第一次出发,以浙江省为核心调研区,利用暑期团队成员返乡的契机,深入家乡所在地杭州、台州、舟山等浙江省内地级市,进行民间故事的采集。考虑到老人的语言习惯,团队招募50余位能说方言、懂得方言的同学,在家乡当地联系2-5名70岁以上且长居于家乡的老人,听他们讲述民间故事,通过录音的方式采集音频,并以文字的形式将其转化为普通话。

另外,团队成员还就传承能力、传承意愿等问题对分享故事的老人进行访谈;面向年龄为7-30岁的年轻人群体,团队从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程度,接受意愿,传播与传承意愿这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走访省内等地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关场所,通过照片拍摄,文字等方式记录下调研结果,了解当地对于民间故事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措施;利用网络资源和数据挖掘技术,在现场查访基础上对民间故事的其他未留意之处进行补充。

在访谈中,有老人面对民间故事的隐没,用沙哑但中气十足的嗓音生发内心的感触:“你们看,这些民间的‘土故事’跟你们这一代离得实在是远了,作为从小听故事长起来的人,我实在是不愿看到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化财富走向流失呐!”情真意切,颇为动人。

老一辈这样的情愫进一步促发了小分队抢救民间故事的信念和动力,亲自参与到调研、访谈的过程也使他们与民间故事产生了一种真切的关系。“我们原先只是通过书面数据去分析,其实还是有距离感的。经过实地的调研和访谈,收获了那么多第一手资料,我们‘真’起来,也‘实’起来了。”团队成员徐嘉蔚这样表示道。

思索、研探、再出发

通过初次调研,民间故事小分队收获了一定体量的自行采集的故事文本,也获得了生动翔实的访谈录、问卷等颇有价值的调查资料。以此为依托,团队开启了对民间故事现状、困境、价值意义的分析,并试图为民间故事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有建设性的意见。

使用“AT分类法”对收集到的故事进行编码立型,汇编成果册,是小分队设想的一个创新点,但在利用初次调研成果进行此项工作时,团队成员发现,由于故事量尚欠缺,且质量参差,分类过程存在困难;此外,负责学院科创工作的陈晓玲老师也指出,“目前,以书籍方式呈现的民间故事成果其实不缺,但是它们依旧没有‘活’起来。在探究谱系构建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以新时代的新方式去助力民间故事传承呢?”

带着这两个核心问题,在2021年的寒假,民间故事小分队再次出发。在更加注重故事价值的同时,扩大了故事的收集量,与前次相加,总数达600余篇;另外,团队组织成员以故事改编、音视频制作、绘画创造为主要形式,开启了对民间故事“再创造”的初步尝试,这可以看作团队对民间故事进行新时代创新转化的试金石。

与此同时,依托学院的助力,小分队也走进民间艺术文艺学协会、中国方言研究院等多个专门机构,得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章建胜老师、台州曲艺家协会蔡啸老师、淳安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方明华老师等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建议,朝着更为严谨科学的调研道路不断进发。

创新方式,多元表达

自酷暑起航,穿越秋冬,重回春日。历时近一年的调研过程中,民间故事小分队一步步定下了明晰的调研目标和方向。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的进一步明确也为他们的调研提供了底气,并带去一定的启示。以“创新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为指引,小分队开启了民间故事创造性转化初探。

民间故事最初是由口头创作而生,并通过口头传播得以相续。“将民间故事还给口耳”,不失为助推其发展的良好手段。在这种背景下,在2021年暑期,团队成立“民间故事有声志愿服务队”,依托喜马拉雅广播平台,重述乡音,在喜马拉雅上持续推出故事音频,收听量破千。用声音传递着故事内核,也向社会传达着大学生接续民间故事传承使命的信念,获得了广泛大众尤其是老年群体的欢迎。

凭借专业优势和专业技能,“让民间故事”归“民间”,是团队一直以来的愿景。由此,团队设计了“民间故事进课堂”的活动,以学生为起点,辐射全社会。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依托。足迹走过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杭师大附属仓前实验小学、杭州高级中学等,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活动。在校园内留下笑语欢声,也带去民间故事的营养,用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向孩子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表现出显著的生命力。

此外,团队适应今天读者的需求,对自行采集到的故事文本进行艺术加工,将之改编成剧本、微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的读物,调整其行文风格,增加其可读性与趣味性。另外,用画笔赋予故事主人公生命,以绘画作品拉近读者与故事的距离;制作动画小视频,使得封存在纸页的民间故事“活”起来、“动”起来。

这些尝试都迸发出极大的生命力。有希望助推民间故事在新的历史时期重现芳华。

“随着与民间故事的牵绊更深,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自己付出努力的意义——民间故事的的确确,是值得挖掘和传承的珍宝,随着视野的扩展,我们也看到,民间故事未来可能选择的路,其实是很宽的。”民间故事小分队这样表示。

系文化传承之绳,拾乡土质朴之声,虽长路漫漫,但心中有力量,前方就有光亮。

(通讯员:韩弋汀 徐嘉蔚 洪雨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4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上孟支队整装待发前往上孟小学,为“孟”而行共绘支教长卷

走过六月细雨,不觉夏季已过半,伴着鸟语蝉鸣,借着灿烂明媚,我们一起邂逅仲夏七月时光。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我们的上孟支队即将启程,踏上一段充满爱与奉献的旅程,去到四川阿坝…… 张振梅 樊露 杨欣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金融二班举办班内拔河比赛,为商学院赛事热身

金融二班举办班内拔河比赛,为商学院赛事热身(通讯员:王心远)11月20日,金融二班在张公岭校区风雨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传承、接力、奋斗:在志愿服务路上汇聚青春力量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星火“e+”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20年。服务团自成立以来,团队秉持学校“志愿者、找青科”志愿服务品牌,积…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周末文艺广场”才艺大赛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11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了由聊城大学校…

趁青春,进社区|信息学院宣讲团前往科萃苑社区开展“赓续沂蒙荣光,传承红

为铭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在社区中代代相传,青岛科技大学“编梦沂蒙童声传颂”宣讲团与…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本网讯(通讯员李海燕/文可向恒/图)为让2024级新生更…

最新发布

“三下乡”感悟:于纸上造万物,于心中见真情
7月15日是我们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来到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塆村展开“三下乡”支教活动的第11天,为了保障孩子们每天不仅能够在我们的课堂里学到知识,还能够让孩子们能在我们的课堂里收获快乐,我…
山科能源学子三下乡——菏泽市巨野县新巨龙湿地公园
8月23日,伴随着小雨,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墨色乌金能源智行团队出发前往原国内最大的采煤塌陷地区——巨野县新巨龙湿地公园进行调研。线下队员再次采用线上直播互动的形式为线上队员进行介绍采煤塌陷第的治…
“三下乡”感悟:盛夏与晚风,少年伴童真
盛夏的晚风总是格外温柔,它过滤了正午的暑气,带着夏日清爽的微凉,轻轻地挽起过路人的发丝,与天边绚烂的晚霞一起构成夏天最美好的时光。在这个夏天,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将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骆…
“三下乡”感悟:民族复兴,他们一直在路上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距离中国共产党成立正好一百周年。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风雨飘摇、哀鸿遍野的年代,走过了中华觉醒、重新站立的年代,到如今民生安乐、和谐稳定的时代。这一年,对中…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美丽中国,‘碳’为观止”暑期调研实践正式开始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美丽中国,‘碳’为观止”暑期调研实践活动顺利开始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
三人行小组——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视角下对低生育率陷阱的调查活动
三人行小组——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视角下对低生育率陷阱的调查活动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作出逐步调整生育政策、促进人口…
海大学子走进茂名高州:探寻国家非遗,助力非遗发展及美丽新乡村建设
为了学习、深入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今状况,在2021年7月17日,由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千禧小小队前往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米塘村开展了社会实践。首先团队来到米塘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室,在书记的…
南阳理工学子三下乡:响应乡村振兴,教育精准扶贫献礼建党百年
(通讯员孙知新丁鑫陈恩惠)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近精准扶贫工作,2021年7月29日—8月4日,南阳理工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十二名学子在王涵老师的指导下组成助力乡村教…
智慧农业生态系统——植保无人机实际应用的调查和研究实践报告
植保无人机是近几年新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辅助技术之一,合理的应用这一技术不仅能够凭借科学的方法最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质量,同时这一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作物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