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书写红色信仰

来源: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行知行赴缙云暑期

为引领青少年铭记党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19日,“行知行”实践团队为一百二十余名缙云县宅基村儿童开展书法课堂,以硬笔书法寄情,向党献礼。

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节点,“行知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带领孩子们书写红色诗篇,致敬建党百年。队员从笔画教学、诗句临摹、独立创作三个方面开展课程,让孩子领略汉字的魅力,传递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孩子们个个神情专注,坐姿端正,握笔规范,用心书写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汉字。作品纸上稚嫩又坚定的文字,是孩子们学习的成果,更彰显了“百年风华正茂,少年续写辉煌”的使命担当。

通过本次书法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兴趣,启发和鼓励了宅基儿童以正确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冲锋的号角已在耳边吹响,波澜壮阔的画卷已在眼前铺展。让我们接过先辈手中的火炬,在新世纪里续写新的篇章,相信青年一代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3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弘扬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为了更好地学习非遗文化,传承文化底蕴,2021年7月上旬…
武汉大学生参观农讲所、毛故居,
为深入学习百年来党的光辉历程,表达对革命先辈们的崇高敬意,“红船初心”暑期实践团于7月26日赴往武昌区红巷先后参观中央农民讲习所和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参观伊始,暑期实践团首先来到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党史知多少”调研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化自身认识,提高思想境界,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生卫部志愿服务队于8月3日至8月12日在各成员家乡举办“党史知多少”调研社会实践。活动伊始,团…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走近留守儿童 爱心浇灌希望”社会实践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帮助孩子更好地生活学习,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候鸟服务队于7月25日至8月10日在服务队成员家乡举办了“走近留守儿童爱心浇灌希望”社会实践。本次实践在基本了解儿童的生活状况和…
主题演讲庆华诞
百载风雨历程,迎来百年华诞。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7月20日上午,“行知行”暑期实践团队于缙云县宅基村“双百双进”夏令营开展“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课程。“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姒雨洁先…
仪式教育传真情
升旗仪式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为加强仪式教育,激励每一名宅基儿童更加努力学习,用行动让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7月22日,“双百双进”夏令营宅基村点举行升旗仪式,全体师生参与,村民前来观看,一同庆祝祖…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走访红色足迹 追溯红色记忆”社会实践活动
为弘扬红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感悟并继承革命精神,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礼星璀璨服务队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全体成员于7月20日至8月10日在各成员家乡走访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各成员以参观红色…
以青春之火投入附小支教
华农附小支教活动——记“汪汪队”社会实践支教课堂2021年7月9日星期五,是华中农业大学“汪汪队”社会实践团队的支教成员们给华农附小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们上课的第二天。支教是大学生经常做的事情,大学生们…
闽院学子继续深入上杭乡村 在群众中探寻数字化发展道路
为深入了解、把握上杭县数字乡村发展现状与路径,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振兴的更多路径,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字先锋实践队”近日继续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龙岩市上杭县部分乡镇开展线下采访…
助力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保障人民幸福生活
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当前,我国面临地区间和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加等问题,这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