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这样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安徽财经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追梦人”本着“从理论到实践”的方式方法,一起分组完成了5组社会实践,深入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五位一体”乡村建设新道路。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参观了安徽省芜湖市六郎镇北陶村、官巷村、殷港村;安徽省黄山市毛峰茶厂;江苏省薛埠镇的石马农场果蔬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乡村地区等地,通过分组调查不同乡村产业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发展状况,采取了多种调查方式,有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和深层访谈法等,以取得一个更完善更全面的调查结果。分组实地调研后及时开展线上讨论工作,从政策到实践全方位了解乡村振兴现状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从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看:乡村产业振兴的开展能够缩短城乡差距,有利于减少农村年轻劳动力的散失;是建立美好乡村的经济基础,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保障;产业振兴战略的开展有利于实现产业发展,能够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下乡进行创业,对于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乡村产业兴旺解决农民的收入与就业问题,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顺应政府的政策。
从乡村人才振兴方面看:乡村要想快速发展,人才的力量必不可少。发展乡村人才振兴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系统的集成,建立健全的人才系统政策。乡村人才振兴有助于乡村人才结构平衡。构建完整的人才结构是令乡村新发展建设加快的利器,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乡村人才凝聚在一起,进一步完善新乡村发展战略。通过对乡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各类人才踊跃投入乡村振兴建设,为新乡村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从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看:乡村文化是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依托,能够充分体现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是中国千百年来赖以发展的文化基调,乡村文化产生并且服务于农耕、畜牧产业。乡村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伊始,是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实力。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乡村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所以乡村文化记录着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我国众多优良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传统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人心的凝聚以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将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到更高层面,并且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高乡村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意义。
从乡村生态振兴方面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新乡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剂强心剂,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要想获得发展,一定要抓住绿色发展。新乡村建设需要自然资源,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振兴生态文明。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振兴必不可少。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政策发展。国家队新乡村建设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并且对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保护方面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振兴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响应了国家政策并成了社会发展与自然文明发展的纽带。
从乡村组织振兴方面看:有助于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二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三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7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