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农业基地,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几年,中国的“北大仓”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中国东北黑土区耕地长期透支,土壤肥力下降,黑土地逐渐变得贫瘠、农业劳动力短缺、全球气候变暖使病虫害问题更加严重等等、中国高效机动植保机械装备数量不足,机械化植保作业水平不高,在植保机械中手动机械依然占很大比例。想要解决上述所有的问题,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就成了农业发展问题的唯一答案。因此,无人机小组决定前往黑龙江省铁力市深入了解探索当地农用无人机的发展,希望能够进一步普及农用无人机,找到农业发展的新方法。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无人机小组实地考察了铁力市金谷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益新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九河泉农业种植合作社、葵花药业厂、铁力市政府,进一步详细了解农业在当地的发展现状,在过程中无人机小组了解到:病虫防治是技术含量最高、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风险控制最难的环节。农民一家一户难以应付,常常出现“漏治一点,危害一片”现象,此外,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务农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病虫害防治成为了叩待解决的大难题,而农用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效率高,浪费少,覆盖面广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农业植保无人机使用的流程和它的结构息息相关,它的喷洒系统主要包括药箱、水泵、软管和喷头,有利于配好的农药装入药箱,水泵提供动力引流,再通过导管到达喷头,将农药均匀喷洒到作物表面。
在该团队的调研过程中,无人机小组领略到植保无人机在黑龙江铁力市这个小县城的发展过程,大概在2018年,铁力周边城市引进第一台无人机,铁力农户看到植保无人机工作效率之高,于是部分农户采用租借等方式进行无人机的使用,2018年末,铁力一家合作社购买了铁力市首个植保无人机,但是各个农户仍大多数处于观望状态,毕竟一项新技术的引用对于县城农民来说不但要克服财力上的压力,更要越过心理防线,自己主动去接受接纳。2019年无人机开始正式引入,铁力农户纷纷租赁无人机进行作物的种植与培育,直到2020年末,无人机在政府的支持与农户的一致认可下,已经广泛应用与众多作物的种植与栽培过程,由于黑土地的种植特点,水稻玉米大豆等也成为了无人机应用的首选。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无人机小组又了解到当地最享有盛名的药材—平贝母,更重要的是在与当地政府人员交流时,了解到当地政府在大力倡导平贝母的种植,于是决定在调研无人机进农业的同时增加对平贝母的研究。
通过为期4天在铁力市当地的实地调研和相关情况的采访,该团队也对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和当地农户交流的过程中,无人机小组发现:虽然现在对于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使用率已经大大提升,但是在普及率方面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有:农户的专业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知识和培训、维护、保养、维修等费用昂贵,大多农户难以负担价格、实际被应用的范围狭窄,没有做到“物尽其用”、农户对无人机作业巨大优势的认知度不够。如何改善呢?无人机小组提议,公司可以培养专业的植保队向农民讲课宣传无人机打药,或者帮农民打一小块地做示范,农民“眼见为实”才会更加有说服力。此外还可以加大对无人机的宣传,通过发布视频、公众号等方式,介绍无人机在不同作物上的案例。另外一点,无人机对飞手的需求量非常大,这需要公司培训飞手、帮助就业、吸引有找工作和创业需求的人从事植保行业,带领用户接单、介绍工作、保障他们的就业,植保作业人员可以从本地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中选,能够带动就业。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无人机小组第一次地走进乡村,第一次近距离地体验我国无人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真正地感受到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尽管整个时长仅仅只有短短的四天,但小组成员一起朝着同一个实践目标努力,也增进了五名成员之间的友谊,锻炼了大家在大众面前进行调研采访发表个人疑问和观点的胆量。在最后一次的线上会议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感觉收获颇丰,不仅仅是对无人机进农业相关知识的进一步丰富,更有对第一次感受实践、体验最真切的社会责任感的喜悦。我们想,也许正是因为大学期间这些丰富多彩、能给人以极大锻炼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迈向社会,从稚嫩迈向成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4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