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来到了中国历史四大著名的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并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
巍巍岳麓山,悠悠古书院,浩浩湘江水,泱泱儒学魂,湖南长沙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历代读书人向往的圣地。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撰于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耀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上下联一起的意思是: 楚地人材辈出, 在这里尤其如此。这是句赞扬湖南湖北某地人杰地灵的话。
“于斯为盛”,那么在岳麓书院,人杰有多盛呢?宋元明清历经数代这里书声不绝,多少名师在此授课教学,又走出了多少名誉天下的湖湘才子。走进岳麓书院,可以追寻张栻、朱熹、王阳明等大家的开坛会讲、辩说精义的历史痕迹。中国近代在这里涌现了一大批经世纬国之才,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为代表的洋务派,以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经世改革派,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为代表的维新变法志士,以黄兴、蔡锷、陈天华等为代表的民主革命者,以杨昌济、范源濂等为代表的教育家,以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可以说一座岳麓书院,成就了半部中国近代史,也成就岳麓书院的盛名和“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句海内名句。
走进岳麓书院,处处传述着湖湘伟人的传奇经历,让人了解到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其悠远的内蕴和深厚的人文气息。岳麓书院承载着的不仅仅是对儒学,对知识的传承,更是湖湘人一代代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传递。
岳麓书院让我惊叹的还有其悠久的历史建筑,保存修葺较好,历史古迹往往多次毁于战火,而该书院却在历史及政治旋涡中保存发展壮大,确实不易。岳麓书院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 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真迹。
古人到圣庙专祠进行供祀活动,也是他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励士贤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毕竟受到封建社会的粉饰,所以,民主革命开始之后,这种祭祀活动在书院逐渐消失。尽管这种祭祀形式不可取,但对圣贤先哲的纪念仍有一定意义, 对他们的哲学观点、思想道德观念中的合理部分还应继承和弘扬。古人留下的圣庙专祠,现修葺一新,供后人景仰,亦有助于人们了解和弘扬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而岳麓书院就较好地在两者之间进行了平衡。
拜谒岳麓书院,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感到升华。纵观中国文化史,像岳麓书院这样的书院真是“独此一家”,它集天道、地脉、人缘、文气于体,树人无数,兴盛千年,实是中国文化的幸事。
(户博瑞 冯远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