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团队成员首先来到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进行调研。建工导师吕超为成员简单介绍了学校目前零碳发展的基本情况与定位。团队成员了解到,得益于市政府与校党委的大力支持,目前,浙江理工大学的节能建筑项目规模正不断扩大,充足的资金流入为浙理的零碳建筑改造提供了全面保障。以教学楼为例,吕老师向队员们展示了浙理建筑的零碳设计:浙理教学楼主要从遮阳与能源利用两个层面实现节能环保,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代替教学楼屋顶覆盖层,把建筑、节能与美学融为一体,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节约与零碳发展。在采访中,吕老师还提到:“随着越来越多的零碳建筑规划发出,浙理的建筑依据规划标准进一步改良甚至重建,在建筑人才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整个建筑行业也会逐步向着零碳目标靠近,这是大势所趋的。”
随后,团队成员积极学习碳知识,运用碳足迹计算器,计算得出:高校学生日实际排碳量约为56.674千克,其中,通过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约为47千克,在衣食住行方面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9.674千克。而经过查阅资料,由于人体呼吸时对氧气的利用率较低,呼出的含碳气体中既包含人体内转化排出的含碳气体,同时也包含吸入时的自有含碳气体。因此,数据调整后,实践团队分析得出,高校学生的日有效排碳量约为13.84千克。
据了解,浙江理工大学占地面积约2100亩,实践团队经过计算,校园绿化面积约占校园总面积比例的36.7%,即绿化面积约770.7亩,而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在这种标准下,浙江理工大学绿植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量预计可达51636.9千克。目前,浙江理工大学在校师生约为2.6万人,日排放二氧化碳量约33.8万千克。经此计算,团队成员发现,在高教区中,即使绿化面积超过三分之一,由于人口稠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远高于绿植所能吸收的。零碳校园的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校园内每个人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5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