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统文化实践队召开第二次线上会议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 作者:刘涛 蒋富强 刘传

8月20日,新能源学院“传统文化实践队”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发起者为实践队队长刘涛。共有刘涛、刘启冉、蒋富强、陈萧飞、王延团、李嘉伟、韦祖驹、刘传明、陈征刚、赵东萱十位队员参与会议。

经过上次会议分工之后,刘涛、刘启冉和蒋富强三名队员分别对靖边美食、大明湖风景区和赣南采茶戏进行了实地探索。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三位队员的工作内容汇报,以及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由队员刘启冉首先发言:“大明湖,是山东省济南市区湖泊,同时也是济南三大历史名胜之一。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解放后,于1957年正式辟建成公园,几经修缮美化,成为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其风景秀丽。岸上翠柳垂荫,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荡,荷花似锦;水面小舟争渡,画舫徐行;更有那楼台亭榭,隐现其间。清代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四》载:‘湖光浩渺,山色遥连,夏挹荷浪,春色扬烟,荡舟其中,如游香国,箫鼓助其远韵,固江北之独胜也。’”

紧接着,队长刘涛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汇报:“靖边县是陕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热情淳朴。但是土地比较贫瘠,既不能种植水稻,也不能种植小麦。荞麦、土豆和玉米是这里的主要作物。然而,艰苦的条件挡不住陕北人民对生活的热情,根据当地风俗习惯研究出各式陕北美食,这里主要介绍荞麦和羊肉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食物。” 根据他的介绍,队员们知道了荞麦既有可以作为粮食的普通荞麦,也有可以作为保健品的苦荞。普通荞麦有一种特殊的使用方法,那就是制作荞麦凉粉。首先将荞麦去皮,打碎成小颗粒,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其装入纱布袋并反复搓洗,直到纱布袋中只剩渣滓为止。然后将荞麦水倒入锅中加热,反复搅动防止糊锅,待颜色透亮后盛出放凉,切条,加入调料汁即可食用。上述方法是凉吃,凉粉也可热吃。将切条后的凉粉放入靖边的另一种特色美食“粉汤”中即为“凉粉粉汤”,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荞麦凉粉好吃,食后清凉爽口,增进食欲,醒脑提神,同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说完荞麦凉粉,接下来说苦荞茶。苦荞茶是将苦荞麦的种子经过筛选、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冲饮品。苦荞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茶,严格来说是一种炒米茶。苦荞麦被誉为“五谷之王”,常喝苦荞茶可以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关注的已经不只是吃饱,更应该吃好,吃得健康。苦荞茶凭借着“三降”的功效获得了靖边人民的喜爱。

陕北高原不适宜种植,但这高高低低的沟壑竟使羊群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陕北的羊群不是圈养,而是放牧。而放羊也不叫放羊,而叫“拦羊”,一方面可能是陕北方言,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要拦着羊,不然羊可就从山上跑到了地里吃庄稼了(由于陕北独特的地形,稍平缓的土地都会种庄稼,所以和用来放羊的小山丘离得很近)。所以这里的山羊每天都会进行爬山训练,练就一身“腱子肉”,这是陕北羊肉好吃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地椒,这是一种用来烹饪羊肉的香料,而且羊在被放牧的时候也会自己吃地椒,所以这里的羊自带“体香”。

靖边的羊不只羊肉好吃,羊杂碎也是靖边的美食之一。羊杂碎指的是羊的内脏、头蹄肉的统称。本来羊肉就有一定的膻味,羊杂碎更是膻气扑鼻,况且动物下水一直是人们不屑吃的东西。相传成吉思汗征西夏路过榆林,军中粮草已尽。无奈之下,后勤人员将宰羊剩下的羊内脏,头蹄肉切块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和食盐,由于没有其他的调料,只能加入随地采摘的野香菜,没想到这一锅羊杂碎竟鲜美异常。羊杂碎就此流传了下来,成为了西北地区的一道美食。羊杂碎的膻味较之羊肉更甚,所以很多外地游客吃不惯,但这不影响羊杂碎在靖边人民心中的地位。

接下来,由队员蒋富强开始了他对赣南采茶戏探索任务的汇报: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采茶戏俗称“茶灯戏”“灯子戏”,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客家人向南迁徙的首站就是赣南,故赣南成为客家人最早扩散地。然而,近年来,由于客家人迁徙和不断扩散,客家人又将受人民大众所喜爱的采茶戏带入到所迁徙的各个地区,这正是赣南采茶戏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导致赣南采茶戏流传的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原因,例如:一方面,因赣南每届官府,特别是在清朝,采茶戏常被官府查禁,这样一来,便导致相关的采茶艺人远离自己的家乡,以艺谋生,这样一来,便加速了我国赣南采茶戏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最早时期的赣南客家人,主要以从事打铁、补鞋等为主,手工业者不断流动,会使得采茶戏的流传。

本次会议针对三种不同传统文化进行了讨论。会议当中,刘启冉同学针对家乡大明湖景区的南门牌坊、超然楼等传统建筑又进行了深入介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会议的后半部分,刘涛同学总结了各成员所做工作,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应当与当地居民深入沟通,资料收集可以探访当地博物馆等,为下一步更加具体的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和规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真挚情感,热烈追求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真心相待,热情不减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我所有,热情如火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注真诚,燃烧热情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暖心支教我先行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生命科学学院“红星闪闪”:重温红色印记,践行初心使命
7月20日至8月底,为了进一步学党史、强信念,更好地铭记历史,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生命科学学院“红色拾梦”团队以故地重游的方式开展了“重温红色印记,践行初心使命”暑期“三…
安财学子三下乡总结篇:让奋斗不变味 供销社大有可为
一、实践团队基本信息(一)团队名称:安财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小队(二)实践主题:供销社电商模式改革推动三农经济发展实践调研(三)调研时间:2021年7月21日—7月30日(四)指导教师:郝喜玲,孙燕(五)实践…
关爱留守儿童,筑牢暑期安全防护
2021年7月17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个人实践组黄水群作为志愿者,跟随贺州市爱心协会的志愿者们以及贺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代表,到贺州市贺街镇龙扬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为村里40多名留守…
关于黄石资源转型与生态建设背景下环保的调查分析
【摘要】黄石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市已形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八大产业集群。同时,黄石市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
曲师学子三下乡:同为华夏人,共讲普通话
语言是人类沟通最重要的工具。用语言学的定义来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组织结构的信号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进一步对标准语加以规范,将这种现代汉民族共…
河科院学子三下乡感悟:与时俱进,与法同行
大学生网报新乡8月18日电为顺应“八五”普法工作的进行,我校紧跟政策,在暑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普法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7月23日,普法队成员奔赴郑州市鑫苑路社区开展普法活动。普法队成员采取了多…
曲师大学子三下乡:四海同音,万众同心
普通话和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传统与文化价值,是构筑共同中华文化心理的纽带。六十多年的推普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为中国民族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对于一个拥有56个民族并且地域…
滁州市琅琊山美丽中国历史观察
我们作为新中国的青年我们要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去,为我们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成就数不胜数,身为新中国青年的我们必须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历史成就。2021年7月12…
佛科院学子三下乡:出行在外要注意,交通知识需牢记
正值假期,小朋友们出行的次数增多,而他们出行的安全成为家长和老师们较为担忧的一个问题。为了增强孩子们的防范意识,教授小朋友们一些交通安全小知识,8月22日,郁南愿义教队为佛山凤池社区的小朋友们上了…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稷下法制先锋”社会实践团参观焦裕禄住址与焦裕禄纪念馆。
7月18日,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法学院“稷下法制先锋”社会实践团在淄博市博山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臧甲坤带领下走访参观了焦裕禄住址与焦裕禄纪念馆。实践团成员在出示健康码之后,陆续进…